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让专利变“红利”,加快存量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明月湖以知识产权培育、转化、保护、管理、服务等为核心,积极推动打造明月湖知识产权创新高地,为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作出积极探索。
助力专利技术“落地生金”
打造高价值“专利池”
明月湖的中科计算技术西部研究院(下称“西研院”),专注于智能AI、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创新研发,专利技术富集,但部分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遇到“挑战”,迟迟无法完成转化落地,产业化培育更是无从谈起。
在“人工智能+”持续走热的当下,创新成果被束之高阁,该院科技部部长张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今年初,在重庆明月湖数字科技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下称“运营中心”)帮助下,西研院以“转让+入股”的方式,顺利把7项专利技术转让至企业,合同金额达200余万元。
在明月湖,通过专利技术转让获益,西研院不是“个例”。为了让“知产”变“资产”,使专利技术“落地生金”,运营中心仅2024年就完成专利技术作价入股、转让、许可500余件次,涉及企业近百家。同时,积极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截至目前,已办理专利质押融资2.3亿余元,涉及企业30余家。
要让企业和银行“看得上”,这尤为考验专利的技术“门槛”,如不易复制、可形成一定程度的技术“闭环”等。运营中心负责人表示,以西研院为例,2024年以来,该院在明月湖已累计“转”出高价值专利技术就达70余件,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数个领域,如“基因测序流程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等近10个专利技术多为国内首创或打破了国外专利垄断。
目前,运营中心已托管来自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西研院等院所高价值专利成果1000余件,同时依托专业服务机构和商业数据库对知识产权供给信息进行分级分类评价,建立梯度分类台账,构建了包括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物联网等7个关键数字科技有效专利数据库,形成明月湖高价值“专利池”。
线下+线上
构建“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矩阵
为做好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明月湖“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全力打造“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矩阵。
在线上,依托明月湖科创服务平台,常态化发布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清单、办事指南、专利供需清单,切实解决院所企业需求,提升其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线下,依托运营中心,涵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专利导航和大数据服务、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等5大服务功能,整合信息检索、数据供给、转化运营、维权援助、培训交流、咨询服务等业务,创立知识产权服务管家品牌,为企业和科研团队提供“集约式”“订制化”专业服务。
“通过建立服务管家队伍,我们打造了调研企业需求、定制知识产权服务包、匹配知识产权专家、开展入企指导、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档案、定期跟踪回访6大管家式服务内容。”运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服务管家还常态化组织开展专利转化对接走访、成果路演、培训宣讲及高价值专利大赛等活动。
科技创新是一道“开放题”,它与企业内生需求、区域市场环境以及政策资金人才的联动等要素密切相关。为优化知识产权生态,两江协同创新区着力汇聚知识产权多方要素,发起成立明月湖知识产权运营联盟,目前理事会成员单位已达100余个,建成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立足两江、服务重庆、辐射成渝,一个集专利技术挖掘、收储、培育和运营等为一体的高效化、集约化的知识产权枢纽平台正在明月湖加快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