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

上海专精特新申报条件

2023-06-25 12:32:47  来源:专精特新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

上海专精特新申报条件(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好处)

2022上海专精特新认定,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好处有哪些?今天,给大家带来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解读,从申报条件、各区补贴金额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讲解,让企业对2022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提前做好准备。

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基本条件:

1、在本市进行工商注册登记、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少于1000万元。

3、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

4、符合本市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政策,优先支持“3+6”重点产业体系。

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专项条件

1、专业化。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达70%以上,在行业细分市场领域内处于全市前三位或全国前 十位;近2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5%以上。

2、精细化。拥有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1项以上(含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项以上(含3项),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3、特色化。近2年内主持或者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拥有自主品牌,或获得区级(含)以上质量奖、质量企业等。

4、新颖化。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特征,具有一定规模的估值和融资吸引力,近2年内新增股权融资额(实缴)累计超过2000万元。

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好处:

对于首次认定区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各区根据政策不同有一定金额的直接奖励,部分区县对于复审企业也有一定的奖励,具体如下:

闵行区:首次被评为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给予一次性资助5万元,首次被评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给予一次性资助20万元,过复评的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给予一次性资助5万元,如区级“专精特新”升级为市级“专精特新”的企业给予差额奖励,新迁入的企业视作首次评定。

松江区:对认定的区级、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20万元补贴。

奉贤区:对首次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对首次获得奉贤区“专精特新”称号的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于生产经营发生的银行贷款,按照央行同期一年期贷 款基准利率,给予不高于20%比例的利息补贴,zui高不超过20万元。

嘉定区:对新认定的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奖励10万元。

宝山区:对首次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金山区:对新认定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虹口区:对首次获得上海市“专、精、特、新”授牌的企业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通过复评的“专、精、特、新”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

杨浦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杨浦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和3万元的资助。杨浦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被认定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且在市级认定文件有效期内的,由区财政局一次性给予2万元的资助。

青浦区:对首次被认定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给予5万元一次性资助;经复核或再次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给予1万元资助。

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条件,你了解多少?

大家好,今日小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条件,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条件如下:一、市级专精特新:(1)符合项目内涵中的“专、精、特、新”特质。

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条件,你了解多少?-图1

2、(2)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

3、(硬指标)(3)上年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上。

4、(硬指标)二、省级专精特新:(1)须已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5、(硬指标)(2)注册成立2年以上(硬指标)(3)上年营收1000万元以上,近两年平均营收增速不低于10%。

6、(硬指标)(4)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7、(硬指标)(5)近两年未发生过安全、质量和环境污染事故。

8、三、专精特新小巨人:(1)经营3年以上。

9、(硬指标)(2)已获得省/市级“专精特新”的企业。

10、(硬指标)(3)上年营收在1亿元至4亿元之间,近2年主营收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70%。

11、(硬指标)(4)主营业务收入占本企业营业收入的70%以上,主导产品享有较高度,且细分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或全省前3位(如有多个主要产品的,产品之间应有直接关联性)。

12、(5)近2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5%,至少获得5项与主要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或15项及以上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13、(6)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科技成果,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具备完成技术创新任务所必备的技术开发仪器设备条件或环境(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14、(7)取得相关质量体系认证。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