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特新扶持措施
专精特新申报需要什么条件
专精特新企业由于其在细分市场领域长期积累起的独特能力,塑造出强劲的韧性成长势能,不仅可以实现自身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可以发挥其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承上启下作用,支撑和畅通上下游企业发展,成为增强经济韧性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因此,加快和加大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力度,成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战略性任务。
目前我国已经定出了统一的专精特新申请条件,同时满足以下五项条件即视为满足申报条件:
一、扎根于特定的细分领域,且在这个细分的市场长达2年以上。
二、申报前一年度在研发活动上投入的费用超过了10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超过3%。
三、申报前一年度获得的营业总收入在1000万以上,或在1000万元以下,但近2年内新添加的股权融资总金额达到2000万以上。
四、评价指标达到了60分以上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申报的近三年获得省级科技资助并在奖励名单前三位;或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并在名单中排名前五。
2.申报近两年内投入的研发费总额平均达到1000万以上。
3.新添加的总的股权融资金额(近两年内)达到6000万以上。
4.申报前三年内在创新创业比赛中属于全国500强企业组内。
五、符合专业、精细以及特色还有创新能力四类指标。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法有哪些
今年,中国建立了最新的梯度培育方法,将“专精特新”分为三个层次,金字塔结构自下而上:
以创新中小企业为基础,主要指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
是梯度培育的骨干,即具有较强的创新实力和R&D实力,占据一定市场利润的专业新中小企业。
第三层是支持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帮助中国产业链创新链尽快实现自控的核心团队,是中国重点培育对象,即专业新认证企业和“专业新”小巨头企业。
各级“专业化、特新化”企业的认定标准由国家制定。
创新型中小企业主要分为评价分数和创新能力指标两部分。评价评分主要是对企业“专业、精细、特殊、新”四个标准进行评分,创新能力指标主要是对企业知识产权数量和R&D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进行评价。
除了满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四大标准外,还增加了营业收入,R&D投资等多项专业化、专业化、专业化的标准。
“专业化、特新化”小巨人的认定指标主要有六个方面,即“专业化、精细化、特殊化、新化、链条化、产品化”,要求企业在认定这一资质前成为“专业化、特新化”的中小企业。
本办法从创新投资和创新产出两个维度加强对企业的指导,重点关注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资、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独立知识产权所有权、关键基础产品的产业突破或商业应用。特别是在设定R&D投资指标时,考虑到规模较大的企业和规模较小的“潜在股”,设定了三种差异化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首次提出了“创新直接条件”,适度优先考虑创新能力、产业链作用突出但略缺乏其他特殊新标准的企业。
还明确了专业重点培育方向,如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主导产品市场份额、主导产品领域、为重点龙头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等。以企业增长、资本链健康、质量管理和品牌运营为中小企业管理的重点,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企业财务、品牌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等运营进行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改进,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激发管理效率。
专精特新有什么好处
1.财政支持:每户一次性奖励20-100万元(以各地具体奖励金额为准)。
2.荣誉资格:颁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证书。
3.政策援助:重点帮助财政专项资金、税收优惠、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支持、市场发展支持、融资增信等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4.政策支持:重点支持融资服务、技术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专项培训等。
5.公司人才:有专门的校园、社会招聘渠道和优惠人才培训。
6.企业推广:提升企业资质荣誉,提升企业品牌和产品推广。
7.企业发展:后期优先考虑企业金融服务,提高金融市场融资吸引力,获得后期企业技术改革项目荣誉(企业代表成长良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范围),优先培育项目资金申请政策。
8.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9.南方专精特新混合基金支持:主要投资于专精特新企业基金,股票(含存托凭证)投资占基金资产的60%-95%,其中基金定义的“专精特新”主题证券投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申报专精特新有什么优势
(1)为企业做好申报工作。开展专精特新申报工作,根据企业报告的需要,制定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并提交项目部。
(2)项目部协助业务部门进行良好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参与选拔的老客户提供企业申报指导服务,掌握企业准备高水平重新确认的工作,整理并申报企业账户表。
(3)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及时沟通。
(4)提前做好专精特新企业的申请和指导工作。充分了解申请企业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各部门做好本部门专精特新企业的申请指导,客观记录验证中发现的问题,并给予客户指导和纠正。企业核查主要是检验企业是否具备R&D活动、知识产权、科技人员、R&D场所、企业主营业务知识等基本条件。尤其是软件版权的真实性,它能否真正运行,从宏观上判断它是否属于一个专精特新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