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

2023年深圳全南特新企业

2023-07-16 10:08:47  来源:专精特新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22

2023年深圳全南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申报需要条件

一、通用条件

一般条件企业上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原则上,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5%,或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0%。

二、专项条件

1、专业化:专注于特殊客户群和产品的细分区,在行业细分市场领域排名前十。

2、精细化: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或先进知识,R&D投资占营业收入的3%以上,有效期内拥有1项以上发明专利(含1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作权3项以上(含3项);建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或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工程中心(其中一个符合标准)。

3、特色: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独特、独家生产的特点。近两年来,主持或参与制度(修订)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具有中国知名商标、深圳知名商标、深圳知名品牌产品、深圳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或入选深圳重点保护商标目录。

4、新颖:具有较强的原创能力、创新活力和价值潜力,具有一定规模的估值和融资吸引力,适应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行为的变化,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形式、新模式”等四种新经济发展特点。

三、限制条件

有下列限制条件之一的企业不得确定为本市“专业新”中小企业。已确定为“专业新”中小企业的,取消资格:

1、在申请或复审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

2、近三年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

3、环境保护不符合标准或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4、逃税;

5、有其他违法行为。

2023年深圳全南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申报有什么奖励政策

1、资金支持:每户一次性奖励20-50万元(以各地具体奖励金额为准)。

2、荣誉资格:颁发专精特新企业证书。

3、政策帮助:重点是帮助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如财政专项资金、税收优惠、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支持、市场发展支持、融资增信等。

4、政策支持:重点支持融资服务、技术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专项培训等。

5、企业人才:有专门的校园、社会招聘渠道和优惠的人才培训。

6、企业推广:提高企业资质荣誉,提高企业品牌和产品推广。

7、企业发展:后期优先考虑企业金融服务,提高企业在金融市场融资的吸引力,获得荣誉(企业代表企业成长良好专业新中小企业申报范围),后期优先考虑企业技术改革项目,培育项目资金申请政策优先。

8、在北交所上市,企业融资。

9、南方专业新混合基金支持:主要投资于专业新企业基金,股票(含存托凭证)投资占基金资产的60%-95%,其中投资于基金定义的“专业新”主题证券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专精特新企业有哪些行业分类

培养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规模来看,专精特新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小型制造企业,这些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配套,是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行业分布来看,专精特新企业多分布在战略性新兴行业的重点领域,比如机械设备、化工、生物医药、电子、电气设备和计算机等行业。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背景下,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加快培育,将成为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有力支撑。

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是创新。培养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推进专精特新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深化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与产业协作。要建立赛马机制,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形成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良性循环。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合作,集聚要素资源,构建宽松的创新环境,打好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组合拳”,促进一批创新能力强、增长动力足、行业水平高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进而打造更多“小巨人”企业,让中小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2023年深圳全南特新企业

申报专精特新有什么优势

1.初步准确的评价。签订合同前,代理机构会上门评估,充分考虑企业各方面的标准。

2.组织清晰,有总体规划。代理机构长期从事项目申请,专精特新企业申请规范。材料规定及整套材料的编制,申请过程非常明确。根据不同企业的基本情况,可以编制额外的申请材料,指导企业提供证明材料,尽可能弥补企业的不足,提高企业的重点,增加申请材料的积分。

3.一站式服务,节省时间和精力。知识产权顾问、优秀的税务规划师、优秀的审计师和许多其他专业人士,都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如果企业缺乏专利和审计,可以完全打包给代理机构,一站式解决方案,节省时间和精力。

4.掌握这个过程。正规机构主要从事项目申报,经常与相关部门沟通,掌握哪些问题,找到哪些企业,为专精特新申报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帮助。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