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登记】版权登记保护期限的时间如何规定,版权登记涉及著作权法第三条所列的作品,如文字作品、口述作品、美术摄影作品、影视作品、音乐作品,录像作品、工程和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等。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说明版权登记保护期限的时间如何规定?
版权登记后的保护期限根据作品类型和权利归属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版权登记保护期限的具体规定:
一、自然人作品的保护期限
发表权、著作财产性权利: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性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合作作品:对于合作作品,其保护期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二、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作品的保护期限
发表权: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著作财产性权利:对于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以及由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享有职务作品的版权(除署名权外),其保护期同样为五十年,但需在作品首次发表后五十年内行使相关权利,否则将失去法律保护。
三、视听作品的保护期限
发表权:视听作品的发表权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著作财产性权利:其保护期同样为五十年,但需在作品首次发表后五十年内行使相关权利,否则将失去法律保护。
四、注意事项
作品创作完成后的保护:对于所有类型的作品,如果在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将不再受法律保护。这意味着,即使作品具有独创性并符合版权保护的其他要求,但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内发表,其版权将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权利行使期限:对于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以及视听作品,其著作财产性权利的保护期虽然为五十年,但必须在作品首次发表后的五十年内行使相关权利。如果未在此期限内行使权利,将视为放弃该权利,并失去法律的保护。
综上所述,版权登记后的保护期限是根据作品类型和权利归属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自然人的作品保护期较长,可以延续到作者死亡后的五十年;而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以及视听作品的保护期则相对较短,为五十年。同时,对于所有类型的作品,如果在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将不再受法律保护。因此,在申请版权登记时,申请人应根据自己的作品类型和权利归属情况来确定合适的保护期限,并在规定期限内行使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