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

企业质量管理的要点:从预防入手

2024-11-01 20:53:34  来源:ISO9001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3

企业质量管理的要点:从预防入手

很多公司都出现过在等到发生质量问题时,才开始要求质量部门实施质量管理。这就是典型的认为质量管理是不良发生后的事,而这样的做法是没有办法达到精益生产管理要求的。

质量的工作就是检验的工作,这种片面的观念还存在许多人的脑里。检验确实是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检验只是质量管理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从质量发展的趋势来看,质量观念的发展经过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质量是“检验”出来的,第二阶段质量是“制造”出来的,第三个阶段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第四个阶段质量是“管理”出来的,第五个阶段质量是“习惯”出来的。质量已经从“检验”阶段发展出来了,不再单纯的依靠检验来控制质量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检验只能是杜绝不能发生后的流动,而无法杜绝不良的产生。检验在很大程度是类似于“事后诸葛亮”。要管理好质量,就是要在制造、设计、体系管理方面同时进行,多进行预防性的工作,让不良不会发生。

企业质量管理的要点.jpg

要预防质量问题发生,首先要做好异常的关注,异常分为好的异常和不好的异常。但实际上我们常常只关注到如重大的客户投诉、批量产生的报废等这些不好的异常,只会在事后找责任人,紧急找原因找对策,可是我们却忘记了好的异常。

什么是好的异常?每天都在投诉我们的客户突然间说我们产品的质量好了;上周生产线的良品率还是80%,可这周却提升到了90%;一直无法通过测试的某种产品通过了测试。其实这些这些好的异常,我们也应该找责任人,我们也要在紧急找原因找对策。

谁让这些不好的变成好的了,这些好的产品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原因找到造成好的异常的条件,想法设法把这些诶条件固定下来。质量关注的是持续的稳定性,因此我们要关注这些变化点,这些变化点是造成我们不能持续稳定的因素,无论这些变化点是往好的发展还是往坏的发展。

其次不能等到有客户投诉才去寻找质量问题,虽然通过客户的投诉去判断公司质量的坏在某些时候确实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如果不采取事先的方法去监测质量的好坏意味着严重的风险在等着我们。

而且当我们接到客户投诉的实效是非常慢的,造成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从产品生产到客户使用的时间非常长。当产品出现的不良属于耐久项目,需要在使用很久后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改善的成本是巨大的,因为至少有一大批不良在等着我们,另外事后处理不良所造成的无形损失的成本更是巨大的。

虽然很多企业为了避免客户投诉,都会制定一些标准,但往往制定的标准大都是考虑了同行业的平均标准,而且还是最低要求,当我们的客户的需求超越了这些要求,那么我们满足了标准实际上就并不等同于满足了客户的要求。

因此客户不投诉并不意味着产品没有质量问题,客户可能已经对我们产品的不良已经麻木,客户已经开始逐渐放弃我们,正在努力寻找更合适的供应商。因此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不能只依靠标准来管理,而是要关注最终用户。

质量管理的上策是不让不良品产生,中策是不良品产生后杜绝其移动,下策是不良品已经造成不良影响后尽量弥补损失。我们应朝上策努力,目的就是减少质量的损失成本。

为了达到在事前就关注质量,需要从策划开始进行质量管理的工作。这些策划包含工厂设点、工厂内布置,也包含了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还包含了生产线的布置、成品和半成品的放置等等各个方面,同时我们也要重视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质量和成本似乎总是对立面存在的,在一些情况下好的质量确实意味着成本的提升,这些情况包含使用更好的原材料、使用更好的生产设备、雇佣更专业的管理人员及更加严格的进行生产控制和检测。但是这些都可以使用我们的产品达到好的质量,而且这些增加的成本相对于我们的不良质量损失一定是更值得的。

而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包含这些,因为当我们形成好的质量的时候,所有的质量成本中故障成本、无形质量成本等意味将减少。这些减少的成本在更多的时候比起另外一些成本的增加是更值得的。因为不良造成的损失在更多的时候是非常巨大的,另外无形质量成本的损失更是无法用金额来衡量的。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