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7001认证

哪些组织需要ISO/IEC 27701标准

2022-04-25 10:01:15  来源:ISO27001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35

如果只是从单一的数据处理场景来看,对组织的角色并不难界定。然而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发展“生态圈”,“生态圈”越普及,则不同组织间合作处理个人信息的场景也越趋复杂,很多企业事实上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下同时扮演了多个角色,所以一个组织到底是Controller还是Processor,应当取决于具体的业务场景。

ISO/IEC 27701标准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通过对“客户”的定义,解释清楚了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下,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与责任边界。 基于组织的角色,“客户”一词可被理解为:

a)与PII控制者签订合同的组织(例如PII控制者的客户): 这可以是一个组织作为联合控制者的场景; 与一个组织构成“企业对消费者”关系的个人,即“PII主体”。

b)与PII处理者(例如PII处理者的客户)签订合同的PII控制者;

c)与PII分包处理者(例如PII分包处理者的客户)签订合同的PII处理者。

其中: 如果是第6章(同时适用于所有Controller和Processor)提到的“客户”,相关条款适用于a)、b)、c)的场景。

如果是第7章和附录A(适用于所有Controller)中提到“客户”,相关条款适用于a)的场景。

如果是第8章和附录B(适用于所有Processor)中提到“客户”,相关条款适用于b)和c)的场景。

标准中的上述定义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理解不同组织间的关系: 作为PII控制者时,就应当对PII主体负责,承担隐私保护的责任。 PII处理者受PII控制者委托而处理PII,控制者要确保隐私保护要求传达给处理者,处理者因此要向控制者负责(类似关系也存在于PII处理者与PII分包处理者之间)。 而PII联合控制者之间务必要基于PII采集范围和处理目的来决定各方的共担责任,以及非共担责任的边界。这一点也是当今互联网生态圈世界里最为纷繁复杂的一面,尤其在最近热议的“SDK乱象”话题中,如何处理好各控制者之间的责任边界,并向PII主体作出透明化展示和承诺,就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澄清甚至需要标准化的问题。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