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于加速度而不是速度,而改善和创新是保持企业拥有加速度的两个轮子。我们不能只重视创新,而忽视改善的力量。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大师今井正明的代表作《改善》,揭示了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奥秘。当改善思想成为日本继神道教、佛教之后的第三大宗教后,日本企业开始以无可匹敌的榜样力量席卷着全球。
中国不少企业经营者崇尚激进式变革,视“改善”为小打小闹的玩意儿,企业需要大手笔,如流程再造、组织变革、策略重建、文化变革、并购等等。进行激进式变革时,企业必须具有抗冲击的坚实基础,如较高的管理水平及员工素质、适应能力较强、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企业领导威望高等。激进式变革往往风险大、失败率高、易发生反复。
相对于激进式变革而言,改善的步伐虽然是渐进式、阶梯式的,但随着持续的提高和积累,会带来戏剧性的重大成果。同时,改善的不断深入会让企业拥有承受激进式变革的强健体魄。持续改善在生产制造领域威力巨大,用于改进销售和服务流程也同样效果惊人。
改善像一片沃土,培育微小而持续的改变,实现至臻境界!
在日本,有一家度假村,每个月定期召开一个会议,要求全体员工参加,哪怕你就是一个打扫卫生的清洁人员。
会上,大家可以尽情提出“魅力点子”,有助于度假村更好的改进、更好地创新和更好地运营。
总之,通过魅力会议,启发每个人创造性的感官系统,为整个企业谋求进步。
这个魅力会议他们坚持多年,也产生了良好的回报。好多新项目、新举措都是源自于魅力会议。
改善是一种思想,它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精益求精,止于至善。
它要求:企业发展在追求重大创新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微小而持续地改善。这些小小的改善积累起来,也是公司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壁垒。
日本企业成功的经验中,持续改善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改是改变现在的状态,善是现状的高一层级。
我们要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浪费,认真的思考找到改善的方法,确保我们每一天都在进步是改善的精髓。
我们要坚信工作标准可以被改善,于是我们改善工作标准,然后依照更好的标准来处理工作。然后继续寻找可以改善的地方。这样循环往复,公司的各个规则、各个流程就会趋向完善,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强。
改善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工作标准的过程。
以前总讲以结果为导向,关于改善的思想,也要求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以过程为导向。只有不断改善过程,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当改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记住,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于加速度而不是速度,而改善和创新是保持企业拥有加速度的两个轮子。我们不能只重视创新,而忽视改善的力量。
在此,我们呼吁所有企业,点上改善的灯火,让沉浸在繁忙黑暗中的人看到光明;竖一面改善的镜子,让所有人不断反省,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