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三体系运行中常见问题
笔者在审核施工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如何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施工企业在实施管理体系中应该关注的。
关于施工策划
施工组织设计(以下简称施组)编制人员不注意收集阅读输入信息资料,直接拷贝其他工程的施组,稍作修改就提交审批,导致顾客的某些特殊要求在施组中无响应,而本工程不适用内容却在施组中存在。
公司总部相关部门审批项目部上报的施组时,缺少关键的编制依据(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清单、设计交流纪要、业主提交给项目部的资料、当地政府规章等),导致审批后的施组提交给监理或业主时,存在很多问题,或审批后的施组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执行。
施组的审批程序倒置,施组已提交监理或业主审批再报公司总部审批,或施组同时报送监理、业主和公司总部审批,公司总部审批意见滞后于监理或业主审批时间。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与施组不一致,且没有任何说明。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不满足JGJ46-2005规范要求,上一级的施组审批遗漏。
关于运行控制
原始记录或验评表、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中要求的控制参数不一致。
重要设计变更后的补充交底证据缺失。如技术方案和工艺要求的变化、质量控制要求的改变、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和控制措施的变化等。
技术、质量、安全、环境监管人员对相关控制要求不清楚,在巡查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偏差,导致监理或业主频繁发出监理通知单或工程联系单、整改通报等。
对于一些重大设计变更,施工方案和验收记录先于设计变更通知单,而施工方案和验收记录却没有任何说明。
一些有见证点要求的工序、试验结果或检验记录没有出来就已经转入下一个工序,追溯不到授权放行的证据。
验评记录拷贝电子表格,常出现原表格内容如日期、施工时间、工程量、验收部位等没有全部改过来的情况。
关于采购与分包
收集的供方背景资料不全,或没有关注供方背景资料时效性或失效的供方背景资料没有及时更新。
进行供方评价时,组织对供方造成风险或不良影响的评价不充分,不能为签订采购合同提供有效的输入信息。
收集的工程或劳务分包方重要岗位员工的证照资料不全,或没有关注证照的时效性或失效的证明没有及时更新。
在对分包方的过程检查中,策划不全面,监查点、检查内容不明确,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如在某大桥的引桥工程施工中,分包方在每一个钢筋加工件中少装一根主筋,在检查中没人发现等。
钢筋抽样无法追溯到其材质书、到场钢筋的炉批号与供应商提供的材质书对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