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由来与发展
19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商品的大流通,伴随而来的是如何评价商品(产品)的质量,第一方(生产方和商家)和第二方(用方、使用方)的评价,往往带有片面性,而由 与第一方、第二方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中介方)评价就客观得多。建立在第三方基础上的活动(评价并给证书)就是认证。
英国是世界上产品质量认证的发源地,也是质量体系认证的开拓者, 1975年英国标准协会( BSI )公布BS5750质量保证国家标准后,第二年BSI就举办了第三方进行的组织质量体系评定、注册业务,受到各方欢迎。从质量体系认证的实践中,英国感到这种质量认证模式适应面广,灵活性大,会给生产者和顾客双方带来效益,有向国际社会推广的价值,于是BSI于1979年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希望ISO制定有关质量保证技术和实施的国际标准,ISO采纳了BSI的建议,于1979年批准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协会(ISO/TC176) ,具有负责制定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并于1987年正式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国际标准。
到目前为止, ISO9000标准已经经历了三个版本,即1987版、1994版和2000年12月15日ISO通过的2000版。
质量体系国际互认的三个条件:一是依据相同的标准,二是遵循相同的认证程序,三是审核员的水平大致相同。按照以上三个条件经过同行评审, 1998年1月22日在我国广州17个(现有25个)国家首次签署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际多边承认协议。( IAF/MLA )为“一张证书,通告全球”奠定了基础。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教育管理中是在2000年,目前,全国已经有200余所大学、中学和不同类别的学校引入该体系,在促进学校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贯彻ISO9001标准的现实意义
朱熔基总理曾说过,要加强企业管理,其中主要是质量管理。组织管理要以质量管理为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更多的组织所认识,贯彻ISO9001标准并进而获得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已经成为当今的一股社会潮流。那么,做这项工作究竟对组织(这里专指学校)有什么好处呢?
1 、 ISO9001标准特别强调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它指出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及各种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并明确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应具有和必须实施的职责和权利是:明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促进其实现;关注顾客(学校的顾客指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要求,并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要求;任命负责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管理者代表,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组织管理评审,决定改进管理体系的措施。 ISO9001标准把组织领导的职责和作用具体化、文件化,这将有助于组织克服短期行为,增强质量意识。
2 、有助于提高组织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ISO9001标准指出:作为供方(这里专指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每个组织都有五种基本受益者,即它的顾客、员工、所有者、分供方和社会。只有能满足顾客的期望和需要才能赢得市场,才能获得利益,进而其它受益者的期望和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组织必须向市场(这里专指对教育需求的一方即学生家长及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才能求得发展。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有助于组织树立满足顾客利益需要的宗旨,提高组织的质量信誉,增强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3 、有助于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ISO9001标准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 它要求组织对每一个过程都要按PDCA循环做好四方面工作,即策划过程、实施过程、验证过程、改进过程。这样,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变粗放型管理为有序的过程控制。这不但减少了不合格产品(即学生、管理模式或制度)的产生, 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无效劳动给组织带来的损失, 从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4 、有利于组织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
ISO9001族标准主要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而发布的, 是买卖双方对质量的一种认可, 是贸易活动中双方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基石。符合ISO9001标准已经成为在国际贸易上需方对卖方的一种最低限度的要求。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组织要成功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组织管理, 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用户的要求。而进行ISO9001标准正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捷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组织经过ISO9001认证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只有这样的组织才能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5 、有利于营造组织适宜的文化氛围和法制管理氛围
组织的质量文化氛围是组织全体员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提高组织内部质量管理水平所具有的与质量有关的价值观和信念, 是组织的灵魂。组织的质量文化包括:质量管理以顾客为中心、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活动、质量管理以人为本。贯彻ISO9001标准恰好为营造组织适宜的文化氛围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从而促进转变观念,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此外, ISO9001法制化的管理思想也有利于营造组织法制化管理的氛围,组织制定质量体系文件一旦经过相应的管理者批准发布, 对外起到法律承诺的作用,对内起到规范质量活动的作用,这种工作程序有助于组织消除人治管理、营造对内科学管理, 对外诚实信用的法制化氛围。 不仅如此, 由于文化和法制氛围的创立,使领导者可以从烦琐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考虑组织重大问题。
根据有关的问卷调查,通过ISO9001认证以后,53.2%的组织认为顾客满意程度得到了提高,投诉减少,54.7%的组织定货量增加。87.3%的组织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被调查到:通过ISO9001认证能否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成本,增强组织效益这一问题时,81.4%的组织领导感到由于各项工作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57.7% 的组织在技术、装备、人员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得到了明显的改进, 61.4% 的组织内外部质量、损失下降, 81.8% 的组织质量成本趋于合理,感到竞争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