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45001认证

培训促进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2022-05-10 12:44:48  来源:ISO45001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902

培训促进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一个组织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后,能否有效、顺利运行,依靠的是各相关岗位人员的能力。如果员工的能力能较好地满足岗位要求,管理体系就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因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将起到推动作用。

一、员工能力的要求

 

    一个对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相当熟悉并擅长与顾客沟通交流的销售员能很好地向顾客介绍产品/服务的情况,并引起顾客的购买愿望;一个熟悉产品加工的操作工人,更能生产出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因此,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是由岗位的要求及所承担的职能决定的。

    通常,对人员能力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现在的要求

    当前产品/服务的要求。

    生产工艺/过程的难度。

    设施设备的操作。

    与上级及员工之间的沟通能力。

    熟知各管理过程的要求。

    2.将来的要求

    新产品的开发,老产品的改进;

    工艺/工装的改进、新工艺的应用;

    创新能力。

    3.法律法规、行业的要求

    国家对特殊工种的资质要求,如焊接工、电工等。

    对具体的人而言,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衡量,体现人的能力。

    工作经历:如从事过设计工作、销售工作。

    资质:如具有焊接上岗证、电工上岗证。

    技能:熟悉某项专门技术,如车工、空调安装。

    培训:如接受过何方面、何种方式的培训。

    以往的业绩:以往的工作表现,取得的业绩。

    为了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应清楚地识别岗位的要求与人员的能力,应对每位员工从上述几方面评价是否满足岗位的要求,对不能满足岗位要求的,应通过采取针对性培训,使其获得相应的资质、技能。

    对岗位要求的识别和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顾客要求、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环境等变化,都会带来岗位要求的变化,从而引起员工能力要求的变化。

 

二、培训

 

    1.培训的作用

    通过培训,可提高员工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意识和能力。良好的意识是充分发挥能力的前提。

    良好的意识体现在:顾客至上的思想,产品质量的意识,员工之间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健康安全环保的意识,认识违章操作所带来的严重性。

    意识的形成和提高,是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员工没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实现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难以想象的。体系的有效运行就是通过各岗位员工的共同努力完成的。

    能力体现在该岗位员工能较好地满足岗位的要求,能够胜任,表现出良好的业绩。

    2.培训的内容

    应针对不同岗位的要求和员工的现有能力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通常应包括以下方面:

    ①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标准知识的培训

    标准培训宜采用浅显易懂的案例加以说明,以便理解和掌握,切忌为讲标准而讲标准。

    ②作业文件

    不同岗位有不同的作业文件,应针对工作要求,对其进行作业文件的培训,例如:

    采购岗位包括原材料/配件的技术条件,供方的选择评价,采购合同的签订,采购计划的编制,供方的动态管理;操作岗位包括产品/服务要求,工艺/操作文件,设施/设备的操作规程;安全健康的要求,岗位对环境的影响,预防处理。

    ③生产技术/服务知识

    对生产/服务一线人员,尤其应培训生产/服务知识。例如:生产/服务的环境管理,设备/工装的使用要求、技巧和关键点,设备/工装的保养要求,产品/服务关键点的测量、测量装量的使用,出现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影响等意外情况的处理、平时如何预防。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