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企业如何选择专利代理机构/代理师?
本文以第三方角度阐明,如何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筛选出合适的专利代理机构/代理师,以及如何规范管理、调动代理机构和代理师的积极性。
2023年3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1)》的通知,要点包括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强化质量导向,全面取消对知识产权申请的资助,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分级分类评价工作等,整治“价格战”、“包授权”、“垃圾专利”、“劣币追逐良币”等专利代理行业乱象。企业中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面临工作思路和导向的重大调整,该如何转变?
蓝海优利在之前的宣传和培训过程中,一直倡导以构建技术资产的理念做好其中专利部分的工作,并指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十大误区。具体到企业的专利申请过程中,其中的关键点之一就是:如何选择专利代理机构/代理师。如何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筛选出合适的专利代理机构,以及如何规范管理、调动代理机构和代理师的积极性,是值得每个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以第三方角度阐明。
一、初步筛选
企业在面对众多代理机构时,首先需要进行初步筛选,缩小选择范围。首先,代理机构必须是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经营个体户或有限责任公司,且需具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颁发的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证,所雇佣的代理师应具备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其次,应具有成熟的流程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专利申请的程序性规范和文本质量。还可通过专利检索网站查看其服务过的客户和代理过的专利,优先选择熟悉和擅长本公司所在的技术领域的代理机构。除此之外,可优先考虑服务的客户中有领先型标杆企业,以及服务团队资历、从业经验、团队的稳定性较优的代理机构。如果同代理机构可能的互动性较强,可优先选择本地的机构作为长期业务合作方。
二、试案合作
经过初步筛选,基本上锁定了若干家代理机构,可以通过试案合作进一步了解代理机构或代理师的服务质量和撰写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维度来评价:代理师对发明点理解是否准确,文字描述是否偏离真实的技术方案;权利要求层次划分是否清楚,独立权利要求是否存在明显可规避的非必要技术特征,是否能得到说明书的支持;是否存在形式问题,如引用关系错误、标号错误等;代理师是否主动进行二次挖掘,拓展实施方式等。
三、评价机制
经过一段时间或者一定案件数量的试案合作,基本可以了解代理机构或代理师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性,确定是否引入代理机构。确定引入后,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进一步规范代理机构的服务和交付质量,提高准入门槛,并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企业代理机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的设计,需要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总结,产生出适用于企业发展阶段的流程机制。蓝海优利是一家具有国际视野、以高价值专利挖掘与布局为核心的技术战略咨询公司,聚集了一批来自华为、小米、富士康、西门子、迈瑞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具有实战经验的知识产权专家和流程管理专家,以第三方的角度为企业提供专利代理机构(代理师)工作质量甄别服务,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代理机构的不同需求设计工作流程和评价标准,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帮助企业提高专利成果质量,特别是专利申请阶段的专利文本撰写质量,以及加强企业对专利代理机构的管理和考核,为生产高质量专利提供有力保障。
专利代理机构(代理师)工作质量甄别服务 |
|
工作流程设计 |
1、设计专利代理机构导入和合作评定机制工作流程 2、输出《专利代理机构(代理师)工作质量甄别机制指导书》 |
评价标准设计 |
1、提供代理师稿件撰写质量的评价维度及实施方法 2、输出《代理师撰写质量评价标准》 |
导入实施 |
现场导入与实施培训 |
评审带训 |
代理师撰写质量评审带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