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系认证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三体系认证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1目的
为使公司能够有效的识别、评价和登记环境因素,并对其实施管理控制,特别是重大环境因素,特制定本程序。
1.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登记管理。
1.3 程序的起草、修改、审核、批准
此程序的起草、修改与作废由HSE推进小组相关人员撰稿,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1.4主要职责部门
各部门、HSE推进小组、
2.管理程序
2.1环境因素的识别和登记
2.1.1环境因素识别时应鉴别活动或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输入、输出与排放的环境问题,即如下图所示:
输 入 |
过 程 排放:排水、气、废 |
输 出 产品、服务等 |
2.1.2环境因素的识别可采用下列方法:
A)运用工艺分析法(物料衡算法),就每一产品从原料的输入到最后的产品输出,对各环节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环境因素;
B)问卷调查法;
C)查阅文件和记录法;
D)对照法律法规法;
E)现场观察法;
F)测量法。
2.1.3环境因素的分类
A)水、气、声、渣等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置;
B)能源、资源、原材料的消耗;
C)XXXX集团产品含有禁止物质控制值;
D)相关方的环境问题的要求;
E)其他。
2.1.4确定环境因素的步骤
A)确定公司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
B)确定该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
C)确定环境影响;
D)确定月排出量或使用量(只适用于能量化的);
E)其中环境影响有正面和负面影响,负面影响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资源消耗(或破坏)。月排出量或使用量是评价重大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参数。
2.1.5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以下内容:
A)三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B)三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C)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
2.1.6环境因素登记
A)由各部门HSE负责人员根据本部门的活动,采用上述方法,找出每一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每一环境因素的环境影响,填入《--部门环境因素调查表》中,以作重大环境因素评价之用。
B)环境因素描述方法:
以一“地面清扫”举例说明:(见附表一)
C)各部门EMS负责人员根据各《--部门环境因素调查表》,制定《环境因素清单》。
2.2环境因素评价
对调查出的环境因素,公司采用是否判断法评价环境因素。
2.2.1根据环境因素的影响类别,以下类型的可用是否判断法:
A)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若不符合,评为重大环境因素;
B)紧急或异常时,可能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评为重大环境因素;
C)总经理、工厂长、环境管理者代表、部门长指定的,评为重大环境因素;
D)XXXX集团产品含有禁止物质控制值超标,评为重大环境因素。
2.2.2 HSE推进小组将评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录入《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由HSE管理者代表召集各部门主管对评出的重大环境因素进行确认后,经HSE管理者代表批准作为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
2.2.3 HSE推进小组《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发放各部门。
2.3环境因素的管理
2.3.1重要环境因素将相应的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进行管理,参见《方针、目标指标和承诺管理控制程序》。
2.3.2评价为一般环境因素的,各部门制定《环境因素清单》并进行管理。
2.3.3HSE推进小组将《环境因素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受控放在各责任部门。
2.4环境因素的更新
2.4.1由HSE推进小组组织各部门每年重新识别各部门环境因素,执行过程按上述2.1条款进行;
2.4.2当发生如下情况,根据HSE管理者代表的判断,应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评价和登记。
A)公司活动发生变化;
B)工艺流程变化(包括有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
C)法律法规有新变化;
D)相关方有新的要求;
E)环境方针发生变化等。
3.相关记录
环境因素调查表
环境因素清单
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
4.相关文件
方针、目标指标和承诺管理控制程序
附件一:
地面清扫
输入 | 过程 产品、活动、服务 | 输出 | NO | 环境因素 | 状态 | 时态 | 环境影响类别 | 环境影响描述 | 控制方法 | ||||||
水 | 空气 | 噪声 | 废物 | 资源 | 土壤 | 其他 | |||||||||
水 水管 拖把 扫把 水桶 垃圾桶 垃圾袋 | 地面清洁 | 污水 废拖把 旧扫把 废水桶 废垃圾袋 废垃圾桶 | 1 | 拖把消耗 | 正常 | 现在 | √ | 原材料消耗 | 暂无 | ||||||
2 | 污水产生 | 正常 | 现在 | √ | 水污染 | 暂无 | |||||||||
3 | 水的溅漏 | 异常 | 现在 | √ | √ | 资源(水)浪费、地面潮湿 | 暂无 | ||||||||
4 | 水管破裂 | 异常 | 将来 | √ | 浪费水资源 | 暂无 | |||||||||
5 | 废桶产生 | 正常 | 现在 | √ | 原材料消耗 | 可回收 | |||||||||
6 | 垃圾袋产生 | 正常 | 现在 | √ | √ | 固废污染、土壤污染 | 不可回收 | ||||||||
7 | 废垃圾桶产生 | 正常 | 现在 | √ | 固废污染 | 可回收 | |||||||||
8 | 垃圾产生 | 正常 | 现在 | √ | √ | 固废污染、土壤污染 | 不可回收 |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标签: 三体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