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

医院ISO9001认证利弊分析

2022-05-13 11:11:35  来源:ISO9001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941

医院ISO9001认证利弊分析

医院ISO9001认证对于特殊企业的医院来说,伴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展开。一个医院要

想在本地区持续的发展和处于竞争优势,就必须作好服务质量文章,不断地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是其

生存之本。医院ISO9001认证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效益和管理水平。

一、医院ISO9001认证运行的可行性

医院ISO9001认证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管理者推动”,而另一种则是“受益者推动”,质

量管理标准是“管理者推动”模式,质量保证标准是“受益者推动”模式。两种模式标准的基本思想

是一致的,都是为提高质量,控制减少、消除不合格,尤其是预防不合格,但两种标准在医院的运行

效果不同,质量管理标准模式要比质量保证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体系更加全面、有效。

1. 质量管理标准模式适合当前各级医院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是因为:

1)质量管理标准模式是主动管理 质量管理标准模式是“管理者推动”途径,在这种情况下

,通常是医院管理者为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式,对出现的医疗市场需要和趋势作出预测,并

对潜在的风险和利益作出正确评价之后,认为需要建立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管理。按管理者推动的途

径建立质量体系的特点是,最高管理者处于主动状态,质量意识更强,积极主动地搞好质量管理,建

立、实施质量体系。

2) 质量管理标准模式是在考虑利益、成本、风险的基础上使质量最佳化 建立内部质量管理

体系不仅要满足患者的期望,还要保持医院的利益。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质量和流程,以

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服务质量的需求,从而提高生产率、效率和降低成本,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提

高市场占有率。

3)质量管理标准模式不需第三方认证或注册 质量管理标准是专门用于医院内部建立和实施

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它不需第三方认证或注册,免去几十万元的认证费和三年有效期后的换证

费,减少医院开支。

4) 质量管理标准模式是“明明白白看病,让百姓放心”的保证 医院按照质量管理标准模式

建立内部质量体系,是将医院的各重要质量环节,按一定的程序,标准化的方式加以有效运用,以处

理诊疗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他能使医院的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化、正规化、合理化。使病人入院至出

院所经历的每一个步骤、每一次服务都按质量体系标准完成,各个岗位都把最基本工作做好,从而保

证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最佳,让患者满意和放心。

2. 医院ISO9001认证模式有以下几点不足:

1)质量保证标准模式认证是被动管理 质量保证标准模式是“受益者推动”途径,受益者是

指顾客、员工、所有者、分供方和社会。医院按受益者推动建立质量体系特点是,最高管理者处于被

动状态,对搞好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缺乏自觉性。

2)质量保证标准模式认证经济分析 虽然医院实行企业化管理,但医院经营并不同于企业,

企业不惜花重金申请第三方对其质量体系认证或注册,其品牌产品可远销海内外,是为了争取潜在的

市场份额。而医院的收入受地域经济状况、服务范围、人群发病率等限制,面向当地人群是其主要经

营原则。目前国内医院通过认证的大概有四家,分别在深圳、上海、山东和哈尔滨。医院并没有通过

认证达到吸引全国各地患者的目的,可他们的认证费用却花了40~60万元。如此之多的认证费用,对

一个效益好的医院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支出,而对全国三千多家县级以上医院来说,即使是部分医院

认证,也是消耗巨大的卫生资源。

3)质量保证标准模式认证并不一定会改进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组织绩效 质量保证标准模式认

证毕竟不是医疗机构的专业认证标准,存在对临床质量管理适应性较弱问题;还有认证机构审核员几

乎没有医学专家或医院管理专家,他们对医疗服务各环节不是很清楚;而每次审核时间仅仅几天,不

可能做到全面细致;在加之利益的驱使,这种外审只不过是一种形似,不能真正起到改进服务质量和

组织绩效。

4)质量保证标准模式认证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国内外各种商业咨询认证机构都看

好医院质量评审这块市场,纷纷上门推销ISO9000系列认证服务,并承诺代办一切。这种商业认证或

注册一旦被患者认清是“金钱行为”,恐怕这种注册会失去应有的影响力。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