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阶段:创新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搜集信息,整理资料,作前期准备的阶段。由于对要解决的问题,存在许多未知数,所以要搜集前人的知识经验,来对问题形成新的认识。从而为创造活动的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如: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据说,发明团队光收集资料整理成的笔记就200多本,总计达四万多页。可见,任何发明创造都不是凭空杜撰,都是在日积月累,大量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笔者准备《玩转创新魔方》这本书也是在查阅了100万字的资料,参与了上百个创新项目之后,历经20年左右总结出来的些许创新思考。
(2)第二阶段:创新酝酿阶段
酝酿阶段主要对前一阶段所搜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以便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问题由于一时难以找到有效的答案,通常会把它们暂时搁置。但思维活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这些问题会无时无刻萦绕在头脑中,甚至转化为一种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让人产生狂热的状态,如“牛顿把手表当成鸡蛋煮”“王羲之看书思考过于专注吃墨”的案例就是典型的钻研问题狂热者。在这个阶段,要注意有机结合思维的紧张与松弛,使其向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发展。
(3)第三阶段:创新豁朗阶段
豁朗阶段,也即顿悟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准备和酝酿,思维已达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进入一种豁然开朗的状态,这就是前面所讲的灵感。
如:1898年,鲁特玻璃公司(Root)一位年轻的工人亚历山大•山姆森在同女友约会中,发现女友穿着一套筒型连衣裙,显得臀部突出,腰部和腿部纤细,身材窈窕曲线柔美,非常好看。约会结束后,他突发灵感,根据女友穿着这套裙子的形象设计出一个玻璃瓶。经过无数次的反复修改,不仅将瓶子设计得非常美观,他还把瓶子的容量设计成刚好一杯水大小,而且使用非常安全,易握不易滑落。这种曲线瓶子给人以窈窕、婀娜、甜美、柔和、流畅、爽快的视觉和触觉享受,让人感觉这种造型完美的瓶子“女人味十足”。更令人叫绝的是,其瓶型的中下部是扭纹型的,如同少女所穿的条纹裙子;而瓶子的中段则圆满丰硕,如同少女的臀部。此外,由于瓶子的结构是中大下小,当它盛装可口可乐时,给人视觉上感觉比实际的容量更多。当时可口可乐的决策者坎德勒在市场上看到了亚历山大•山姆森设计的玻璃瓶后,认为非常适合作为可口可乐的玻璃瓶包装。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可口可乐公司以600万美元(购买力约相当于现在的5亿美元)的天价买下此专利。
(4)第四阶段:创新验证阶段
验证阶段又叫实施阶段,主要是把通过前面三个阶段形成的方法、策略,进行检验,以求得到更合理的方案。这是一个否定-肯定-否定的循环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检验,从而得出最恰当的创造性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