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认证

ISO14001进行从业人员的作业管理要求

2022-05-15 11:49:46  来源:ISO14001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906

ISO14001进行从业人员的作业管理要求

员工的健康安全受到损害通常都是发生在作业过程中。对员工的作业行为进行管理是有效降低和消除危险因素的重要方法。对人员进行的作业管理主要是为了控制员工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的行为。员工在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安全的心理状态,二是不安全的行为状态。

一、不安全的心理状态

不安全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类型:

1.侥幸心理,工业企业中的大量事故都因此而发生,而在其他类型企业,这种心理也导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思想麻痹,致使发生各种事故;

2.情绪化,注意力不集中;

3.遇到危险惊慌失措;

3.懒惰心理;

5.从众心理。

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和同事吵架、家中有急事等等.消除和缓解不安全心理状态的根本目的是使员工自觉地在意识到自己有问题时,主动停止本职工作,待恢复正常后再继续工作

二、缓解和消除不安全心理状态的基本方法

缓解和消除不安全的心理状态需要员工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密切注意员工的精神状态、思想状况、家庭乃至个人的行为交往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利因素,进行适当的安排。企业可以聘用社会工作人员、心理咨询人员专门处理相关的事务。同时,企业要将健康安全宣传渗透到员工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之中,使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这对高危险行业的员工尤其重要。

三、不安全的行为状态

不安全的行为通常都是由不安全的心理引发的实际行动。例如,懒惰心理会使员工在工作中随意省略一些工作程序,侥幸心理容易使员工产生违章、违规行为。不安全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违反工作规程的行为。

四、减少和消除不安全行为状态的方法

减少和消除不安全的行为有多种方法。通常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1.运用奖惩激励机制控制员工行为。

2.加强规章管理工作控制员工行为。

3.进行健康安全教育强化员工意识,健康安全意识的培养是根本的方法。

进行从业人员的作业管理主要是消除作业人员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企业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奖惩制度等多种方法来有效地达到作业管理的目标。

今天通过对《ISO14001进行从业人员的作业管理要求》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如果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系我们吧。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