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430《规范》案例题汇编一
以下资料为群友讨论学习汇总,答案仅供参考!
请写出以下场景有无存在不符合,并写出GB/T50430不符合事实及GB/T50430不符合内空和理由;
1、某建筑公司在GB/T50430质量手册总要求中未明确劳务分包这一外包过程,而公司的劳务人员均来自外地。9.1.1(未明确本企业存在的分包类别)
2、某建筑公司对GB/T50430体系中所列的表格进行控制,未对行业要求的记录表格进行控制3.5.3(记录管理)
3、某建筑公司规定所有的记录保存期均为三年。GB/T50430标准3.5.3(记录管理)
4、查看某建筑公司的资料室,工程档案码了两排,问及有几个工程的,都是哪年存档的,管理员立即认真的回想了起来,说大概是去年和前年的,好在都是体系文件发布前的,进一步查看,均无编号及归档日期。GB/T50430标准3.5.3(记录管理)
5、技术科在XXX工程开工前组织进行了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对所有的问题均达成一致,形成变更洽商,并发到了有关部门,问及是否在图纸上做了相应的更改,回答说没有,等竣工后再说。7.3.2(合同变更管理:未对与合同变更有关文件进行调整并实施)
6、在审核分公司时发现技术科目前使用的一些管理文件与实际运作不相符,例如文件规定“技术科副科长负责所有技术档案的归档工作”,而实际上技术科一年前就没有副科长了。
内审员问:“这份文件是什么时候编制的?”
技术科长说:“这份文件是我们原来搞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时编制的,这次搞ISO9001认证,我们就把那时的文件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 GB/T50430标准4.3.4(以文件的形式公布组织机构的变化和职责调整,并对相关文件进行更改)
7、查看项目工地使用的编号为3624-SJ404搅拌机,底部已陷入遗洒的砼中,搅拌筒也挂满了凝固的砼。GB/T50430标准6.3.1(维护保养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8、办公室负责人力资源及文件档案、办公环境的管理,问及如何管理时主任说,我刚从另一个企业调来,由于公司人少,我直接上任了,对工作还不熟悉呢。查人力资源管理规定应对新进人员及上岗前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5.3.2(员工培训)
9、问及公司的质量目标如何落实时,管代说:都分解到各部门去了,其中总目标中的第一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及第二项“优良率………..”给了质检科,第三项“顾客满意率……………”给了合同预算科,说着拿出了目标分解的文件,确实如此。3.2.43.2(目标分解不合适)???是否为3.2.3更接近点。
10、某建筑施工企业的总经理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说:“今后本企业外雇的劳务工,对外一律宣称是本企业的职工,这样可以避免许多麻烦。”9.1.1(未按规定对分包方实施管理)
11、查管理评审,提供了输入的资料,基本符合要求,查看输出,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但在了解资源情况时,经理说目前人员比较缺乏,特别是技术人员,马上准备招5名大学生。13.2.4(管评输出不到位)
12、某设备工程安装公司的质量目标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满足甲方和行业标准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工程交付合格率100%。
公司对上述目标进行了分解,建立了与质量体系有关的部门的质量目标:人事部:新员工培训及时率100%;办公室:文件资料发放的差错率<5%;工程部:安装过程按计划准时完成率>95%;设计部:图纸设计准确率>98%。3.2.3(无创优指标)(公司设定的质量目标为必须达到的要求,应根据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
13、XX企业的管代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对标准理解较好,所以任命他为管代,他说原计划在2月份进行一次内审,各部门都在推脱,一直到四月份才进行,进展非常困难。4.3.1(9001中的管理代职责在50430中应为最高管理者职责)?
14、公司接到建设单位的通知说项目部施工质量多次出现问题对公司的施工能力提出质疑,而公司对出了什么问题一直都不知道,公司也没有这方面沟通汇报的要求。11.4.2(质量问题分级并报告)
11.4.1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质量问题处理制度,规定对发现质量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的职责、权限和活动流程。
15、室外的大气温度最低为零下2度,但抹灰继续进行,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10.5.1(5)(施工作业环境控制)
16、查电气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接地电阻为小于等于10欧姆,不符合图纸要求的小于等于4欧姆。10.2.3(“施组”不符合图纸要求)
17、XXX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未对质量目标做出要求。10.2.3(“施组”中无质量目标要求)
18、审核组在审核公司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时,请总经理介绍一下一年来在持续改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总经理想了一下说:“上次内审我们出具了3份不合格报告,这些不合格报告我们已经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内审员对解决效果也进行了验证。这些事实也反映了我们在持续改进方面有了进步。”其他方面就没有了。13.2.4(最高管理者定期评价与改进)
19、为了满足工程合同的要求,保证质量和进度,在工程造价非常低的情况下,只好减少道路硬化等文明施工的要求,签合同时也未考虑这方面的内容,合同中也没有明确的要求。7.2.2(未依法,即低价投标,未考虑法规对文明施工的要求)?
7.2.1施工企业应在投票及签约前明确工程项目的要求包括发包方未明示、但必须满足的要求。
20、工程干到三层因没有资金停工了,但投标时答应垫付到六层,事实上没有这个实力,原本考虑贷一点款结果也没贷来。7.2.2(应确认具备能力后方可签约)
21、工程因扰民问题工期不能按时完成,在签订合同时也考虑了这个问题,但为了拿下这个项目,也就没有太多的考虑这事,所以才导致今天的问题。7.2。2(合同评审不到位)
22、在建筑公司设备部仓库,内审员看到在露天场地整齐地摆放着许多由建筑工地撤回来的工具,如模板、脚手架等。在场地东南角还摆放着10台搅拌机。内审员走过去查看这些搅拌机,看到有些搅拌机的零件已经不全,传动部位有的地方已经生锈,有的地方污垢很厚。
内审员问仓库保管员:“对于这些设备你们有什么保养规定吗?”
仓库保管员说:“没什么规定,因为是从工地撤回来的设备,肯定很脏。使用时,检查修理一下,不会耽误使用的。”6.3.1(设备保养不符合要求)
23、该企业的合格供方名册中水泥供方为XXXXX水泥厂,但不在当地建委备案名录内。8.2.2(不具备相应资格和信誉)
24、查某工程油工正在刷踢脚油漆,临近已完工的地面墙面都有污染,询问操作人员为什么不采取保护措施,操作人员说:干完后再清理吧,上面也没有明确要求过,进一步查技术交底,只是作了简单的要求,没有明确具体要求。10.4.3(施工准备中:施工交底)
25、项目部没有提供砼浇注技术交底,有关人员说,标准(ISO9001:2000)中没有明确规定需要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查看实际工程也没发生什么问题。10.4.3(施工准备中:施工交底)
26、施工组织设计中砼分项工程部分的要求“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查技术交底内容中对浇筑厚度控制未做规定。10.4.3(施工准备中:施工交底)
27、在构件厂质检科,内审员看到3月8日和5月1日的两张《纠正措施处理单》,第一张单子上对不合格事实的陈述为:当日生产的构件出现10件的批量不合格,主要是构件尺寸不对。原因是模型工将模型尺寸看错所致;第二张单子上的不合格事实陈述与第一张的事实差不多,也是将模型尺寸看错导致产品出现批量的不合格。而两张单子上采取的纠正措施都是“已经返工,并且再检验合格。”
内审员问构件厂有关人员:“为什么两次出现的错误都一样?”主任回答:“对于模型工序我们没有专职检验员,都是模型工对照图纸自检。可能工人自己干活时间长了,脑子疲劳造成看图错误。”
答案1:4.2.2(应设置相应的岗位:专职检验员)
答案2:13.3.1(纠正措施)我判此条
28、查某项目工程的8号洽商记录,项目经理部提供不出针对该洽商给施工班组的交底的记录。7.3.1(应使相关部门及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
29、在建筑公司第一项目部,内审员看到在建办公楼的消防系统是请某消防安装公司安装的。内审员要求查看该公司安装资质证明材料,项目部经理出示了安装公司的安装资质证明。内审员进一步要求查看具体在现场进行安装的施工队人员资质的证明文件。项目部经理说:“这事不归我们管,应该由安装公司自己负责。”9.3.1(应确认分包方从业人员的资格与能力)
30、现场***焊工正在进行焊接,陪同的技术负责人说:是多年的老焊工了,技术非常好,从来没出现过问题,就是因为没时间没有去学习,所以没有拿到焊工证。5.2.2(持证上岗)
31、在施工现场质检员正在进行管道压力试验,压力表显示所用的压力为1.2MPa
内审员问:“应该试压多长时间,压力多大?”
检验员回答:“试验持续3个小时,压力1.2MP”
内审员在查阅检验规程时看到上面规定的压力应该是0.9MP(0.6X1.5),持续3个小时,便问“为什么不按照规程的规定压力及持续的时间作试验?”检验员说:“规程规定的压力太小了,上个月公司开会做了修改,检验科长电话通知我们按照1.2MP的压力做试验。”
内审员问:“有没有更改规程的文件下发?”
检验员说:“大概没来得及发下来吧。”
3.5.2(文件控制:确保各岗位职工明确其活动所依据的文件)?我判3.5.2条
11.2.3(未按规程进行检验)?
32、在某省某县的工程已到三层,但未做任何外防护(脚手架、安全网),项目经理说:当地就是这样,造价非常低,哪有钱投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在场的代表表示认可。10.5.1(5)(作业环境)
33、某项目土方技术交底,但交底内容中未对土方放坡做出明确规定,只写到“按设计及有关规范规定施工”,问及是哪个规范的哪一条,有关人员也说不出来。10.4.3(交底内容未交未达到规定的深度)
34、查看项目部施工图纸,一个插座的位置发生了更改,技术负责人说:设计搞错了,设计在暖气片的后面了,我一眼就看出来了,直接把它改了,不用和设计及建设方商量7.3.2(变更管理)10.3.3(设计变更)
35、安全科负责人介绍每月负责组织8个职能部门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进行过程监控,并能提出2002年5月21日过程监控质量记录,但质量手册―相关岗位及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责和职权及有关工作程序等体系文件均没有规定安全科的职责和权限。4.3.3(未规定其他相关部门(即质量管理部门之外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36、内审员询问质管部经理:“你们是怎样进行企业内部沟通的?”质管部经理说:“我们通过召开质量例会、内审、管理评审等方式进行内部沟通。”
内审员:“还有一些其他的什么方式沟通?”
质管部经理:“有时间就到各部门,尤其是项目部走走,了解一些情况。”
在生产部、技术部和供应部,内审员也询问了关于内部沟通的方式,这些部门经理的回答显得很随意,都是一般的回答,看不出有什么制度化的沟通方式。
在内审员询问了项目部经理:“公司里管理部门的人员经常下来检查工作吗?”
项目部经理说:“我们只干自己的活,叫干啥就干啥。但是生产部的生产计划经常脱离实际,不管你完不完成,工人人手够不够。结果只好延长工期。”13.1.2(应建立质量信息管理制度)?就这条告点谱。
37、工地于xxxx年x月xx日编制了雨季施工方案,并于xxxx年X月XX日-XX日进行了交底,但执行该方案规定的施工员却未见到雨季施工方案,且也未提供出相应的排水工作记录。10.5.1(作业环境控制)
38、焊工李XX200X年X月X日和200X年X月XX日二天分别作气压焊试件两组,经检验均为不合格,其纠正措施为重新作技术交底,但未能提供书面的技术交底。13.3.1(纠正措施不到位)?
39、XX日从房山强力厂进来的水泥(30袋)P.S32.5经检验不合格,但工地未能提供对该批水泥不合格进行评审和处置的有关证据。8.3.2(对不合格建筑材料处理)
40、200X年X月X日编制的冬施方案中热工计算对砼入模温度的要求为15度,但冬施方案中的温度控制则要求入模温度却为12度,前后矛盾。10.2.3(质量管理策划不正确)10.5.1施工作业环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