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

杭州ISO9000质量认证服务中心

2022-05-21 10:28:11  来源:ISO9001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903

杭州ISO9000质量认证服务中心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为组织提供了众多机会, 但也由于种种变化带来了诸多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组织必须采用基于风险的思维方式,包括采用识别、管理并缓解风险的各种工具。其中一个常用方法包括以下环节:确定组织标、明确风险类型、识别对于目标实现的风险并制定风险管理方法。

1、新版ISO9001认证中的风险

ISO9001:2015 标准中有很多基于风险思考的内容,这些内容将影响组织为符合修订后的标准而进行的工作。以下是节选并归纳本标准中涉及风险的有关内容。

定义:ISO9001:2015标准所指的风险是“对预期结果的不确定的影响”。iso9001认证标准未提出对预防措施的要求。

过程方法:标准 4.4 条款讨论的要素之一是过程方法,要求组织“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组织中的应用。这包括识别:

输入、输出和资源;

顺序和相互作用;

ISO14000已经成为一套目前世界上******和***系统的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并引起世界各国***、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在中国实施ISO14000系

杭州ISO9000质量认证服务中心

列标准,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符合国际标准基本要求的原则。为与国际接轨,便于国际间相互认可,中国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应当符合国际标准的基本要求,按国际标准规范操作程序。 有效的运行;

责任和改进机会;

风险以及应对风险的机会和措施。

关注顾客:5.1.2 条款指出***高管理层必须“证明其在 关注顾客方面的领导力和承诺,确保实施了相关工作……识别和处理可能对产品、服务和增强顾客满意度的能力方面的风险和机会”。

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6.1.1 和 6.1.2 条款指出组织必须识别那些必须应对的“风险和机会”,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

“实现预期结果;

预防或减少非预期后果;

实现持续改进。”

管理者品质观念提升了,却忽略全员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建设。企业管理层的工作人员的品质意识得到加强和提高的同时,却忘记把这种理念向组织各个部门人员传达和要求,或传达、要求的不够,只是在形式上作要求,而不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督导。只有全员参与到品质管理中,不断提高品质意识,才能真正提升企业品牌。

杭州ISO9000质量认证服务中心

捡到芝麻,丢了西瓜。改善品质,必然要投入品质成本,包括品质管理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检验及检测仪器的购用、对员工的定期培训,品质统计分析、不合格项的整改等。 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必须与产品、服务、顾客满意方面的潜在影响相适应。另外,组织在进行改变的时候宜“有计划并系统地实施”,识别风险和机会,并注意核查变化的潜在后果。应对风险可能采取的方法有避免风险、***风险源、分担风险以及决定是否承担风险等。

交付后的活动:根据 8.5.5 条款,适用时,组织必须确定并满足与产品、服务的性质及其预定使用寿命有关的交付后活动的有关要求: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风险。

使用寿命。

顾客反馈。

法律法规要求。

管理评审: 9.3 条款指出组织必须考虑其采取的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的有效性(同时参见 6.1 条款)。这包括:

识别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内容,使得组织能够证明符合产品和服务标准的要求;

质量是由人去控制的,只要是人,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那么如何预防犯错、少犯错、或者尽量不给你犯错的机会,这就是ISO9000族标准的精髓。预防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改进活动。它是自发的、主动的、先进的。可

杭州ISO9000质量认证服务中心

以说:组织采取预防措施的能力是管理实力的表现。有些组织五年十年审核下来,没有一张预防措施记录单。当然,ISO9000族标准是站在顾客角度看问题的,顾客希望企业有预防问题发生的能力,所以这是顾客选择供方的一个考虑因素。 评z估过程的绩效(同时参照条款 4.4);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评z估顾客的满意度。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象并不是企业的某一种产品或者是某一种服务,而是质量体系本身。做认证的时候肯定会涉及到体系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产品和服务也是不能忽视的。

投标加分项目:

1.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十环标志

2.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

3.中国中小企业诚信示范单位

4.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5.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6.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7.OHSAS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

杭州 认证iso认证-费用低-速度快-服务好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