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如何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2022-05-27 09:51:06  来源: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9

1998年:我国制定的《能源法》中提出通过对能源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实施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绿色供应链的基本理念。

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方式,将“绿色”和“环保意识”融入整个供应链,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流通以及到再回收全过程贯穿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求得整个供应链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副作用)最小,同时追求供应链的高效和降低供应链成本。

绿色供应链认证具有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强调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共享、闭环运作、体现并行工程的思想、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等特征,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是兼顾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企业管理方式,同时还是国家利用市场的机制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并行的有效政策手段。

认证作用

①国家标准认证,国家认可,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提高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能力;

②实施绿色供应过程环境评价, 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资源消耗, 可降低制造成本; 同时,实施绿色供应过程环境评价, 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可减少或避免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罚款,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③企业的产品评定达到绿色标准,提升企业绿色形象。实施绿色供应链的企业可以树立产品的安全可靠、重视社会责任的信息,赢得更容易获得经销商、消费者的认可信赖;

④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联盟来实施绿色供应链。在绿色供应链中可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整个供应链带来更多效益。

⑤可规避绿色技术贸易壁垒。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重视生态问题,并为此设立了相应的技术条款和环保法规。而企业要长久生存就必须使产品达到相应的绿色标准,而要达标就必须实施绿色供应链。

⑥在国家认监委备案。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认证结果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权威可信赖;

⑦展示企业诚信形象。可在企业产品外包装、产品说明书、企业宣传册、企业官网、媒体广告、个人名片等载体宣传认证结果;

⑧企业综合信誉体现。是企业在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市场招商、赊销采购等活动中,展示企业投标信誉、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的权威证明。

基本条件

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②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

③ 具有较完善的能源资源、环境管理体系,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近三年无重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

④拥有数量众多的供应商,在供应商中有很强的影响力,与上下游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⑤有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供应商认证、选择、审核、绩效管理和退出机制;

⑥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销售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⑦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思路、计划和措施。

认证流程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