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强调ISO三大体系认证倒逼供应商造假
2023年南方某县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针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的处罚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涉及ISO三大体系相关认证。
企业通过正常渠道申请ISO三大体系认证确实不太容易,因此,有些企业为了尽快取得认证,会通过所谓的“办证中介”帮忙,网页广告办理ISO三大体系认证的中介非常多,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据某中介介绍,生产厂家办理ISO三大体系认证的条件较为严苛,经销商、贸易商办理该证书却非常简单,只要求企业提供员工社保、公司场所证明即可,ISO三大体系申报国家认证的时间在一个月左右,一次性费用为1.5万余元,以后每个年度的审核费用为4000元/体系,另外,还需要承担办证中介派来企业现场辅导、审核的人员差旅费,花了钱就能拿证。
笔者认为,这样办下来的证书,对于产品经销商的意义在于能在招投标活动中获得加分优势。如果是小微企业办理这些认证,确实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负担,也未对小微企业的经营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这些证书每年都要复核审查,还要花钱续费,否则证书就作废,对于企业的作用似乎只有在招投标和对外宣传时有点用处。”很多企业代表道出了心声。到底要不要继续进行认证?继续认证,需要一笔费用;不继续认证,又恐怕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处于劣势。于是,有的企业动起了歪脑筋,不惜冒着违法违规的风险,采用PS等手段伪造假证,或者直接办理所谓的国际版,或者冒用他人公司证书。
笔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适当降低小微企业ISO三大体系认证的费用,比如可采取“认证一次,三年有效”,“驾照式”的年度积分考核和认证模式,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采购人和代理机构在编制采购文件时,设置该证书加分时,不应超过小微企业的价格优惠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