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50001认证

资产管理体系标准解读与实施

2022-08-17 09:19:54  来源:ISO50001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53

资产管理体系简介

ISO 55001 INTRODUCE

资产是对组织有潜在价值或实际价值的物品、事物或实体。资产管理是一系列系统的、协调的活动和方法,组织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优化管理其资产,有助于在平衡与资产有关的财务、环境和社会成本、风险、服务质量和绩效的同时实现价值。

资产管理体系用于指导、协调和控制资产管理活动,可以加强风险控制并实现资产管理目标,在帮助组织成功进行资产管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强客户满意、有效降低设备费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体系价值

资产管理体系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最佳实践方法来管理资产的生命周期。

·减少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

·完善对客户/监管机构的品质保证

·新业务的收购

·支持国际业务增长

认证作用

1.改进财务绩效:在保持资产价值且不偏离短期或长期组织目标的前提下,改进投资收益并降低成本;

2.为资产投资决策提供信息:使组织能够改进决策并有效地平衡成本、风险、机会和绩效;

3.管理风险:降低财务损失,改进健康和安全、商誉和声誉,将对环境和社会的不良影响降至最小,最终能够降低负债(如保险费、罚款和处罚等);

4.改进服务和产出:保证资产的绩效水平进而改进服务或产品,从而持续满足或超越顾客和相关方的期望;

5.展现社会责任心:提升组织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能力,展现社会责任心和诚信经营模式;

6.增强声望:通过提升顾客满意度以及涉及的相关方的意愿和信心来增强声望;

7.改进组织的可持续性:有效地管理长短期效益、费用和绩效,能够改进组织及其运作的可持续性;

8.提高效率和有效性:评审和改进过程、程序和资产绩效,有助于提高效率和有效性并实现组织目标。

标准解读

ISO 55000国际标准是一个良好资产管理的框架

ISO 55000国际标准是一个良好资产管理的框架,是资产管理体系的国际通用标准,它只规定了组织需要做什么,对组织的资产管理提出了要求,但并未规定组织具体如何去做,这使组织有较大的灵活性,即组织能够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如自身的行业特点、组织规模的大小、资产的特点、长期的经营方针目标、年度的经营管理目标指标、优先事项及运营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等,制订自己的资产管理线路图及资产配置方案,制订资产管理流程,以应对组织面临的挑战。

根据行业特征定制资产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我国各类组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实践起步相对较晚,有关资产管理的理论、方法与工具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可供借鉴的实践和经验较少。国外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具有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在欧洲国家的市政单位,如供水、供电、供气运输等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关行业资产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的建立与研制工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是我国资产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在资产管理标准化实践方面,我国的国家电网公司及石化行业走在了前列。

相关特点

GB/T 33172 — 2016/ISO 55000:2014给资产管理体系的定义是“资产管理方面用于建立资产管理方针和资产管理目标的管理体系”。

ISO 55000系列国际标准既可帮助全球性跨国企业、政府公共部门及国有企业等大中型组织进行资产管理,又能让各类小微型企业提高效益和收益。

小微型企业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具有如下特点:

1.人员规模、资产规模及经营规模较小。

2.多属于私营性质,或者属于大中型企业的辅助成分。

3.业务简单且范围较窄,管理手段简单,管理权限较为集中。

4.硬性考核指标小,以利润为基本考核指标。

5.竞争性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素质较差。

6.管理层级少,沟通效率高,反应快,掉头快。

7.职责与责任更清晰、明确。

建立资产管理体系,依据组织的规模大小、活动类型、业务复杂程度及人员能力等差异而不同。就资产管理体系文件来说,依据组织的实际情况,依据需要来安排各层文件。

国家经济发展一日千里,各类企业也随之高速腾飞。核心业务涉及到了复杂的资产管理,原有的简单经营模式已难以实现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需求。实施全新有效的资产管理策略的迫切性逐渐体现,无论是金融、物理或组织资产,如管理手段不科学,极容易出现实际经营中资产状态混乱,继而产生不必要的资产浪费。应用资产管理体系,及时、准确进行管理,攻克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难题,改善企业盈利能力,为企业最大化创造价值。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