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B/T 31950-2015《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对组织诚信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认证审核,真实反映组织诚信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帮助组织提升诚信意识,兑现承诺,履行社会责任,赢得市场口碑。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着重以企业的自身诚信水平提升为关注焦点,通过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等各环节中强化诚信自律,不断提高满足顾客、利益相关方和社会要求的能力,获得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的诚信管理水平的目标,帮助企业持续提升诚信水平。
根据食品行业特点,食品工业企业可依据GB/T 31950-2015《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及或GB/T 33300-2016《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运行、保持诚信管理体系。
GB/T 31950-2015《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诚信体系策划、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通过制度建设、推进落实、动态考核和持续改进帮助企业提升诚信水平。
GB/T 33300-2016《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结合食品行业的特点,突出食品工业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预防性管理,作为GB/T 31950-2015《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在食品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的总则、诚信方针、策划、运行、检查和改进、管理评审和声明提出要求。
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的背景
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3年)》中提出开展“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建设“,要求各行业企业开展诚信承诺活动,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等各环节中强化诚信自律,改善商务信用生态环境。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对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目标: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失信惩戒措施清单,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及推广信用承诺制度等。
2023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提出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整体布局、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信用建设。积极探索创新,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规范完善各领域各环节信用措施,切实保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征信市场积极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组织协调、示范引领、监督管理作用,形成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合力。
企业诚信文化
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诚信∶诚实守信的行为与规范,承诺与行为的一致性。
诚信∶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
诚信∶着眼未来;信用∶基于过往。
诚信管理原则
以诚信水平提升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基于事实的评价与决策
与利益相关方的共贏关系
诚信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
帮助企业平衡和处理社会关系,担当社会责任,诚信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基础。
提高满足顾客和相关方需求的能力,提髙企业诚信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进行客观公正的审核,确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诚信建设会推动企业质量、品牌、市场建设。
适用对象
适用于旨在通过建立和实施诚信管理体系寻求优势,获得信任,承担社会责任,提髙企业诚信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所有行业、所有规模的组织。
申请认证流程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认证流程包括八个阶段。
审核类型:一阶段、初次审核、监督一、监督二、再认证、特殊审核。
1
认证申请
2
项目评审
3
签订认证合同
4
策划审核方案
5
实施审核
6
审核组提交审核资料
7
认证决定
8
项目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