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对于QE是这样解释的:QE: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 QUALITY ENGINEER品质工程师(品质技术人员)。那么QE管什么?QE在品管部的工作责任是什么?QE应该具备的职能是什么呢?看完PPT,相信你会有新的理解。
QE工程师的职能
01、质量体系中QE的监督职能
如何贯彻“下道工序就是客户”的指导思想
如何发挥品检工作的“把关”与“预防”作用
如何尽可能地使产品品质特性进行数据化
如何定期按“PDCA”开展专项品质管理工作
如何将审核中所发现的不符合项彻底解决
02、品质设计中QE的参与职能
品质设计可以被看成由三个不同步骤构成的基本活动过程和四个阶段组成
QE与设计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设计者在潜意识中回避影响产品质量的细节;
QE将类似产品的相关数据提供给设计者,有利于避免“过剩功能”的产生;
不适当地加大安全的系数
一般用途的产品采用承受高负荷的元件
采用的公差、粗糙度超过了产品适用性要求
在用户看不见的表面上,不惜工本地来提高表面装饰品质
采用过高的寿命指标,导致机器构件尚未磨损到极限公差,而产品按其技术寿命却已被淘汰
采用过分贵重的材料
坚持不合理的工艺要求,而不考虑产品的适用性
03、品质保证中QE的策划活动
04、过程控制中QE的执行方法
一、控制对象
把工序品质的波动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所进行的品质活动即为工序品质控制。其目的是保证工序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其控制对象是工序形成的特性值的波动范围(即6σ)和特性范围和中心位置的主要因素,就能达到控制工序品质的目的。
二、品质控制点的设置
产品品质取决于每道工序的品质,其中某些工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对于一些关键、复杂、难加工的工序,可将其设置为工序品质控制点,重点加以控制,工序品质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
对产品性能、精度、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影响较大的关键工序;
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对下面的工序影响较大者;
生产不良品较多的工序。
三、工序能力的调查
工序能力的调查主要是了解控制特性值的波动情况,找出影响工序品质的主要因素和具体原因,为进行工序设计、编制工艺规程、制定作业指导书、设立管理点、决定产品检验方式等提供资料和依据。
过程控制的选择与规划
05、品质成本中QE的数据统计
06、客诉处理中QE的对策分析
07、持续改善中QE的主导跟踪
两种基本理念
1、事实与变异的理念
事实的理念:是指QC以事实为基础,而事实又是以“数据”来加以体现:收集正确的数据,排列、整理数据,依据数据去行动。
变异的理念:是指事情总是会发生变异的; 包含偶然原因的变异和异常原因的变异
2、管理与改善的理念
指对发生的变异,可以采取发现并纠正异常,使之稳定于规格范围的管理,也可以采取缩小变异,消除异常原因的改善
三种意识
1、问题意识:
现场有许许多多问题,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时,也就谈不上改善,所以问题意识是最重要的。
2、方法意识:
光有改善的愿望,没有改善的技能,也只会“有心无力”。而且不同的方法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效果.这个方法行不通,不代表问题设法解决了.可以尝试其他方法
3、协调意识:
有愿望,有能力,还需要有气氛, 现场管理也需要造势,需要配合
塑造良好的现场气氛,养成积极的问题意识,掌握有效的改善手法,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作用,形成企业进步的原动力。
08、品管手法中QE的宣传推广
09、供方管理中QE的审核辅导
供应商审核的分类与方法
早期供应商参与管理实例
10、作业管理中QE的IE手法
IE手法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