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身边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朋友纷纷跟我面临职业选择的中年危机,在调侃只能送外卖送快递之后,纷纷自己创业了,大部分选择从事老本行都注册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公司。
利用自己的职业积累,从专业角度上出发来创业,这无可厚非,但是为何大家不是联合起来搞而是纷纷单干呢?
于是我就从中华专利代理师协会上查了一下从2010年至今的备案的专利代理公司数量和其增长趋势。
可以看出来,从2012年以前,备案的专利代理公司数量还呈现一个比较平稳的增长趋势,从2016年开始,基本上保持一个每年20%的增长率。
究其原因,与国家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国内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专利代理公司如此大幅度增加的一个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创业成本低,成立更容易。一般来说,在有一定的客户基础上,几个人几台电脑就可以独立办公了。
用一句打油诗来形容知识产权服务创业比较贴切:
专利代理就是好,创业简单前途妙。
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增加碳排放。
不占房,不占地,工作只需一台机。
无噪音,无污染,对于创新还拓展。
不用水,少用电,在家也能把活干。
不研发,不生产,坐着就能把钱赚。
说着唱着这样看,专利代理真好干?!
但是,我又发现,这么好的创业行业,为什么大家没有发展壮大,几年后还是个作坊呢?除了市场的需求边际之外,更多的是今天探讨的创业逻辑——专利代理行业作为创业成本低的行业,为何难以发展壮大!
竞争大,价格竞争。低成本创业因为门槛低(就像上边打油诗所描述的),更容易形成同行竞争者,且大家的同质性很高,难以形成差异化经营优势,最后只能进行价格竞争。
利润低,对资本没吸引力。从2010年到2023年的十几年间,根据笔者观察,专利代理服务费不但没有增加,还有下降的趋势,期间房价早已上涨了不止10倍。利润低,市面上就不会有大资金切入去切分这块蛋糕,创业者的生存往往不是问题,虽难以发展壮大,但是毕竟能维持生存,万一发展壮大了呢?
专业性强,依赖人。专利代理行业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需要有理工科的技术背景和法律背景,员工也不是能速成的,所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带着一个小团队创业做精品小公司,生存没有任何问题。同时,不同于商标代理的是,早期有几家资本介入后,发现专业的东西无法简单去复制,还得需要专业性的人去处置,所以没法形成数量级的快速增长,资本无利可图只能放弃,这从前几年有些融资想上市而全部不了了之的公司上都能以点窥豹。
做大后利润下降。专利服务行业属于法律服务行业,走专业化、精品化的路线最合适、利润也相对最高。奔着做大的目标,人员管理成本会增加导致单人产生利润下降;另外,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服务行业而言,规模的快速扩大并不能带来品牌力的迅速增强,更不能带来客源的可见增加和客单价的提升。这些都制约了专利代理公司的发展壮大,目前市面上一些成规模的大型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更多的是由于各种时代机遇赋予的机会,而不是创始人的能力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