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项目申报内卷:从形式审查通过名单测算通过率仅3.6%

2022-05-27 10:35:30  来源:光飞科技创新  企业管理领域原创作者:光飞  浏览:12

这几年项目申报内卷越来越严重,以前觉得20%的立项率很低,后来才发现还有10%的,甚至低于10%的立项率,一些项目更甚至仅仅3%的立项率。

97%的申报单位陪跑,没有最卷只有更卷,这项目申报还如何玩呢?

项目申报为何内卷越来越严重?个位数的立项率,怎么办

项目申报内卷化,申报越来越没信心了

项目申报数量增速放缓,内卷已停?有哪些新趋势

我们曾经分析过科技计划项目非常内卷,立项率只有7%左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撰写的申报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后打水漂。

但是今天要分享一个投入更高,竞争更加惨烈的项目。

一、形式审查名单与奖励名额

昨天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七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资格审查合格名单。

通过形式审查合格进入评审阶段的申报单位(个人)共计275个,其中213家组织,62名个人资格审查合格。

根据政策以及申报通知的文件显示“省政府质量奖名额不超过10个组织和个人”。

新修改的政策增加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层级和名额,增加了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每届不超过40个组织和个人。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绘制如下表格,最终获奖通过率仅3.6%。

类型

形式审查合格

提名率

获奖率

制造业

121

18.2%

3.6%

服务业

34

建筑业

9

教育机构

14

医疗机构

13

一线班组

22

企业组织合计

213

个人

62

全部合计

275

根据历史数据预测,10个奖励名额,制造企业预计获得6个,其他行业预计2个,一线班组与个人预计2个,其通过率预估分别是4.9%、2.8%、2.3%。

以上数据仅为我们的预测,最终如何分配涉及行业、地域等因素的综合平衡。这是可以获得100万元奖金的名额,仅仅3.6%。

进入提名未获得奖励的,可以获得安慰奖--“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这个荣誉称号的获得率有18%左右。

二、机会成本与申报决策

申报项目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时间、人力、物资以及其他费用。

与科技计划项目相比,质量奖项目需要的成本更高,包括培训、导入卓越绩效体系以及撰写专业的申报材料等。

这笔培训费用是无论项目成败都是要支付的,但是获得奖励的机会如此渺茫,企业该如何抉择呢?

内卷之下,不选择躺平,那么就要考虑如何进行申报决策。

我们以制造业为例,121家企业,大多是行业龙头、优质上市公司,大概率只有6家企业获得奖励;即便提名奖也只有21家,100家企业属炮灰,连个荣誉资质奖状都拿不到。

所以我们在内部评估时一定要结合政策、评价指标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判定。

比如申报质量奖,其中规定“组织评审得分不得低于600分”才有资格入围,入围后才是排名竞争,我们必须首先进行自评,是否能入围。(各地分数不同,以申报地政策为准。)

其他项目也类似,我们必须要进行自评,然后才知企业竞争力,才能做出是否申报的决策。同理,申报代理结构也如此,什么项目都接,如果不收前期费用,搞不好就是亏本生意。

正如我们编制《“专项资金项目”评审机制与评分要点》时提到那样:“通过研究评估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快速制定工作计划,是项目申报工作的高效途径之一。”

这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如果盲目申报,可能只是浪费力气,甚至哪怕你觉得实力超群,但是不符评价指标体系,也无法得到高分。

三、关于《专项资金项目评审要求及得分点解析》

《专项资金项目评审要求及得分点解析》选取的是国家部委项目以及部分地方项目作为案例,他山之石,可以作为我们申报管理学习、研究的参考资料。

首先,地方项目的政策必须以国家部委项目政策为依据,评价方式、内容、指标都相似;其次,各地政策参考国家部委,结合地方实际实施,除去部分差异,评审的其他内容相同;最后,即使评价细则不同,大的方向必然相似,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内容。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