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如何对付那些表现糟糕的客户指定供应商

2022-06-30 22:48:04  来源:企业管理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67

采购人员抱怨,客户指定的供应商很牛X、很不配合,在品质、交期、服务、成本、责任及技术方面都不符合要求。而且客户指定的供应商不服管,言下之意不服管就是没法管。那怎么办呢?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要找到和客户的利益共同点, 找到合适的人把问题表达出来, 而不是一味的反对使用客户指定的供应商, 甚至带着主观偏见行事. 在这类特殊供应商面前我们同样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 毕竟这世界上完全不能取代的东西是少之又少, 有竞争就有压力。

一、客户制定供应商存在情况

1、供应商强势:要求客户提供他们愿意指定的某个零部件并对价格、质量、运输等负全责,并加价。

2、客户强势:客户主动要求指定某个零部件采购他们战略合作供应商,这个供应商可能和客户有某种复杂的关系;或者制定供应商的确是技术过硬,客户只信赖他们家的产品;或者客户是为了便于控制最终产品的价格。

二、表现另人失望的客户指定供应商心理分析

客户指定供应商与普通供应商之间的区别在于:客户指定供应商不太好管理,因为是客户指定的,采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在价格、交期、质量方面都比较难完全按照采购方要求来管理。一些客户指定供应商的表现往往另人失望,给采购人员带来很多烦恼。原因分析如下:

1、客户指定,非我莫属。

2、我本强势,交易游戏规则已经跟客户形成固定流程。

3、由于距离与空间的隔阂,交流不够通畅,很少收到弱势方的直接投诉。

4、由于指定,直接管理可能在客户,为了做好关系,而对客户指定的供应商管理弱化、放任。

5、客户对供应商的管理尺度比较宽松,而自己对供应商的成本、质量、交期、服务等要求较高,供应商很难达到。

6、由于自己公司在付款或过程管理方面不到位,供应商对你不怎么感兴趣。

7、有人吃了、拿了导致屁股坐错了位子。

三、对策分析

1、在接受客户指定供方前,先和客户达成管理指定供方的游戏规则,在成本、质量、交期、服务、质量改善、技术支持、信息互动、补充合同等方面先制订共同遵守文件,以客户与本公司的名义与供方进行沟通,让其接受。

2、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分清主导权,若质量主要有客户与供方共同达成,则在日常供方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则立即按照游戏规则,发出质量调查与改善报告,要求整改并回复。

3、属于直接和供方沟通的,在不能达成时也可通过客户督催客户进行分析改善。

4、加强信息沟通力度,供方质量报表、批次提交合格率、顾客满意度、交期达成率、计划订单互动等等每周甚至每天必须跟供方交流。有时不是供方牛,而是因为提供给对方的信息太少导致。加强考核供方管理员,督催管理执行力度,防止坐错了位置。

5、对于特殊关系供方更应该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尽量减少私下放任管理或主动放弃主导权。

6、对于指定供方确实是在品质,按时交货率,成本,责任及技术方面都不怎么符合的要求的,则最好和客户协商,希望客户协助解决,解铃还须系铃人。

7、让步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质量、价格、技术等关键方面必须由客户点头,至于交期或成本方面,我想可以作出一些让步,但是必须知会客户,让客户知道因为你的指定我牺牲了利益。

8、因技术或能力指定,则可能被动一些,因为技术垄断往往傲气。除了技术与专利垄断的,可以随时给客户推荐更符合双双利益的后备力量。

9、其实,牛还是可以制服的,但有可能伤到自己。客户往往是供应商的主人或利益方,你永远没法去制服,那么就协调直接交给客户来管理,我方只接受物料、零部件(合格的)使用等等。

10、避免使用single souce,这样对客户和自己都是有好处的 :

1)对客户的好处就不累注了

2)对自己,可以根据供应商表现,调整订单份额,同时在必要时候通知客户:“ 你的XX供应商因品质(交期)原因,我要调整订单。” --这样的话,客户和供应商都会有压力。当然,前提是不是唯一供货商,订单是你下的。

四、某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实例

该公司采购口述:我们公司是某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整车厂给我们指定了一些部分零部件的供应商。有一个五金件供应商,由于交货,响应程度, 质量和价格的问题, 在我公司的季度考核中多次出现D等级, 按照我公司的规定供应商两次出现D就要被剔除出供应商队伍, 但由于此公司是客户指定的, 而且是唯一的供应商, 对我公司的改善要求置若罔闻,我们不得不和客户交涉. 客户的反馈是要我们继续使用, 为此我们书面告知了客户方的相关人员, 包括管理层, 按照他们的要求我们将只在他们的产品上使用此供应商, 而且若再度出现由于此供应商导致的停线, 从而影响客户的生产的情况, 我公司在充分提供资料证明是供应商缺陷, 也已经要求供应商改善但无效的情况下不承担任何责任, 并要求客户更改两公司签定的采购合同, 对这类他们指定的供应商做特殊注明。

然后我们分析了为什么客户不愿意更改供应商, 发现由于我们直接面对的客户是他们在中国的IPO, 而IPO也没有做供应商更改的权利, 类似的更改必须通过他们在欧洲的原制造工厂来实施, 于是我们主动和客户的IPO联系, 提出是不是由我公司出面, 在和他们的QBR (季度业绩回顾)上由我公司把此事提出来作为议题之一要求解决, 因为客户方会有全球采购的高层参加这类QBR, 而且有一项议题就是供应商(指我公司)提出对客户的期望. 客户的IPO发现这个建议对他们无害, QBR也确实是解决这问题的最佳途径, 于是欣然同意。

在随后和客户高层举行的QBR上, 我们按计划提出了这个供应商的问题, 并列举了对我公司和对客户导致的种种损失, 以量化的方式让客户的采购高层清楚的看到了这个供应商的问题. 同时我们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法, 如客户亲自和供应商磋商改善行动, 但要有明确期限; 如我公司提议使用其他替代供应商, 并展示给客户看我们建议的供应商在其他项目上的表现,如做设计变更,干脆把该供应商提供的料取消掉等等。

通过以上方式, 最终客户方内部努力, 把这个供应商替换掉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要找到和客户的利益共同点, 找到合适的人把问题表达出来, 而不是一味的反对使用客户指定的供应商, 甚至带着主观偏见行事. 在这类特殊供应商面前我们同样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 毕竟这世界上完全不能取代的东西是少之又少, 有竞争就有压力, 我们也有过另外一个客户指定且独家供货的供应商, 通过和他们的战略合作, 最后我们居然拿到了比客户指定价格还要好很多的价格, 甚至到最后我们的价格是客户的所谓合同价格的30%。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