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案例】降低“漏检率”,关注这5点

2022-10-13 20:42:51  来源:企业管理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5

众所周知,重复全检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国外许多研究表明,检验只能识检出50~80%的产品缺陷。那么怎样降低漏检率呢?

美国的堪萨斯州立大学孔茨、皮特森教授认为,要降低漏检率,首要的问题是技术问题,而不是对检验员的激励。只要对工作场地和设备进行一些小的改进,对工人进行简单的训练,就能提高检验效率,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孔茨教授等人对一家玻璃构件厂的装配线进行了试验。检验对象是一种穿有金属丝的玻璃构件。首先,他们对检验工的工作程序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检验后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即检查检验工的工作成效),发现漏检率为20%。经过分析,他们把产品缺陷归为四类,算出每一类的废品率和漏检率。最后从各方面寻找原因,谋求改进。

试验后,他们提出在五个方面应做技术改进:

Number 1 . 照明

调整灯的高度和位置,使光线落在检验工的工作台上,并使亮度适当提高(达到美国照明工程学会所建议的100支光),同时注意避免使灯光耀眼。照明条件改变后,对各类缺陷的识检率影响不同,但总的漏检率从20%降低到14%。

Number 2 . 检验背景

在检验员的工作环境周围布置不透明的纸,使检验背景统一完整。纸的颜色视检验对象的颜色而异,使检验对象突出、清晰。在此前提下,还应考虑不同颜色对工人情绪和健康的影响,尽量使工人感到和谐、舒适、愉快。这一项措施对不同类型的缺陷的识别影响也是不同的,但总的漏检率却从20%下降到16%。

Number 3 . 放大设备

对于体积细小的产品,用放大镜检验自然要详细得多了。但是,并非用放大镜就一定好。因为放大镜往往局限了人们的视力范围,会妨碍手的动作,检验的效率可能会降低。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如自动传送)才可以用放大镜。

Number 4 . 工作台和椅子

尽量缩短检验工作台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检验工可以轻松地从传送带上拿起产品检验,再放到另一个传送带上。工作台和椅子的高度要适合每一个检验工的身材,使检验工在工作时自然而舒适。这一项改进使试验小组的检验量提高了19%;这一段时间可以用来加快生产线的速度,也可以用来增加检验工时。

Number 5 . 检验工的训练

主要训练两点:一是手、臂动作规范化,二是对产品的质量缺陷进行统一、准确的定义。培训结束后,隔一段时间,再对受训者进行一次检查,使他们加深印象。最后,每人发一训练手册。通过这一训练,不但降低了漏检率,提高了工作成效,而且能使训练的效果保持下去。以上这五项措施都很简便,花费也不大,但效益却是明显的。这些做法和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