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工艺危害分析的质量?
现在,工艺危害分析的普及率越发高涨,然而分析效果方面却出现了不少质量不高的情况。对此,建议大家认真分析其原因,根据具体情形实施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工艺危害分析的质量。
1、情形一:缺乏足够的工艺安全信息资料
所采用的P&ID图纸质量不高,与现场设施的实际安装情况不一致,或对涉及的化学品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工作之前,要尽可能收集相关的工艺安全信息资料,确认有最新版本的图纸和文件。组长应在开展工艺危害分析之前,确认具备开展分析所必要的资料。
2、情形二:工艺危害分析小组经验不足
常见的情形是缺乏相关的专业成员,或组长的经验不足。小组成员的经验直接影响工艺危害分析的质量,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组员;组长需要确认分析小组中包括所要求的专业成员,如果没有适当的操作人员和维护维修人员参与,应该停止分析工作。组长应事先接受过相关分析方法的系统培训,并参与过实际的分析项目,以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
3、情形三:工艺危害分析采用的方法不全面
常见的情形是将HAZOP分析方法和工艺危害分析等同,误以为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工作就只是利用HAZOP方法进行分析。HAZOP分析方法只能分析工艺系统本身的问题,全面的工艺危害分析还应该包括诸如设施布置分析和人为因素分析等等。组长需要根据工艺系统的特征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4、情形四:分析记录过于简单
有些分析报告的记录非常简单,可读性差,经过一段时间后,即使参与分析讨论的人也读不懂。分析的记录是分析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详细描述讨论过程中识别的各种事故情景、相应的后果、现有的措施及必要的建议措施等。
5、情形五:开展工艺危害分析的时间紧迫
应项目的进度要求压缩开展工艺危害分析的时间,往往会影响分析工作的质量。为了既不影响项目进度,又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对于新建的项目宜尽早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工作,如果在详细设计阶段开展危害分析,宜在第一版P&ID图纸完成后尽快开展(很多公司将工艺危害分析工作分阶段完成,在项目不同阶段对应不同深度的分析,这也是值得借鉴的实践方法)。
归根究底,造成工艺危害分析质量不高的原因无外乎2种:识别不充分和建议不充分或不适当,企业只要严格把关这2方面的内容,工艺危害分析质量会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