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危害分析准备阶段应包括哪些内容?
进行工艺危害分析之前,各相关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计划与准备工作,比如:制定章程、成立工作组等。通常,此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
1、章程的制定
直线领导必须制定章程,规定工作组职责、任务和目标。
2、工作组成员的选择
必须根据研究对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来选择工作组成员,工作组成员应包括具有以下技能的个人:
1)了解与工艺和设备操作有关的基础科学和技术,以及设备设计依据;
2)工艺或系统的实际操作经验;
3)工艺或系统的实际维修经验;
4)接受过在选择和使用危害评估方法方面的资格培训,或对所使用的专门方法有丰富的经验;
5)为完成分析所需要的其它相关知识或专业技术(如机械完整性、自动化等)。
工艺危害工作组实际参加的人数可以根据工艺危害分析的需要和目的来确定的。工作组内全程参加人数一般以5-6人为宜。
3、工作组成员的培训
1)工作组的工艺危害技术核心人员或组长在选择和应用工艺危害分析方法方面必须经过资格培训,并有参加工艺安全分析的经验;
2)工作组成员必须接受有关工艺危害分析步骤以及研究所要用到的工艺危害分析方法的培训。
4、工作组的准备
工作组组长应组织工作组成员一起研讨工作组的章程,研讨应当包括分析工作的范围、要求完成的时间、章程中包括的特殊工作、工作组已有何种资源、向何处求助、以及如何解决优先的矛盾等。
工作组必须制定工艺安全分析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组成员任务、完成计划的总体时间表。
5、工艺技术资料的准备
直线领导应负责提供最新的和准确的工艺技术资料包,工艺技术资料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物料的危害;
2)工艺设计依据;
3)设备设计依据;
4)操作程序;
5)标准操作条件以及安全操作极限;
6)自上次工艺危害分析以来的变更管理文件;
7)自上次工艺危害分析以来的严重事故的调查报告;
8)上几次工艺危害分析报告。
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企业在进行工艺危害分析时,一定要重视准备阶段的工作,以免在危害辨识时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