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

所谓的高质量专利-专利里的经济学

2022-12-01 15:58:45  来源:专利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77

专利是工业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了保护创新、促进技术流动,是经济社会中基于技术发明的一种商业化产物。

专利,就是在专利制度的加持下,专利权人利用自身持有的专利在一定的期限、一定的区域内行使权利,依法许可他人使用、生产、销售等行为的一种经济学行为。

用经济学的理念去分析解读政府的制度、法律、法规和企业与专利相关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在深层次的角度理解专利,并充分掌握和利用好这个工具

一、经济学概念上的专利质量首先指的是专利法第一条

经济学概念上,专利质量首先指的是专利制度的目标,即《专利法第一条》——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也就是说,广义上讲,不能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专利就不是有质量的专利。

进一步地,经济学概念上的专利质量实施第一要务,应当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即专利要有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一件能够获得授权的高质量专利,应该按照专利给社会带来的最大利益的原则进行设计。

更深入地讲,分析专利质量,首先要求调查专利给发明者和经济带来的预期影响,从积极方面看,这些影响包括:

(1)给发明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从而激发更高的发明热情;

(2)专利作为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专利便利了技术在发明者和使用者(有效利用者)之间的流通;

(3)专利是用公开换保护的产物,最终的目的是令失效的专利(无论是到期失效还是失误失效造成的失效)成为为社会大众所能公开使用的技术,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二、高质量专利的经济学逻辑

高质量专利,首先要从专利制度的立法标准上回答三个问题:

(1)该专利技术是否有利于从经济上的产业进步和落地?

(2)该专利技术是否有利于获权和维权?

(3)该专利的传播和强保护对于产业积极还是消极的?

首先,技术创新初期,产业前景未知,成本不可估量,投资风险非常高,一般会存在所谓的“创新死亡谷”,所以一个能够有利于从经济上的产业进步和落地的专利技术是高质量专利的关键。试问,如果基础发明没有被推向市场,那这个专利还有必要吗?

其次,有投资人和企业愿意投入,那么企业的后续收益如何保证?跟随者、模仿者很快就用投资者开发的技术,以很低的价格去抢占市场。企业愿意去投资隐含一个前提:自己对开发的技术拥有垄断权,可以有巨额回报的预期。而有利于获权和维权的高质量专利,就是给这个阶段的投资授予稳定的预期和保障。

再次, 当上游的专利技术,被利用并产生另外的专利,且被投入了市场(中下游),上游发明获得市场收益如何计算呢?从经济学角度是,只有当上下有都获适当比例的利润,双方才会都有兴趣来贡献力量。专利制度,给了上下游发明者的各自的范围,也给与持有者相应的议价能力,从而决定着上下游发明者创造收入的分配关系。因此,对于发明者来说,专利是一个基于市场的奖励机制,它给发明者的奖励与该发明在市场中的成功程度是相当的,不能过弱也不能过于强。

20世纪初,充满想象力同时又极具创造力的美国莱特兄弟第一次飞上蓝天,圆了人类数千年的飞翔梦。可他们在造出飞机以后,不是用心钻研怎样继续提高飞机的性能,反而是生怕别人偷去了自己的技术,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申请专利上面。

莱特兄弟把飞机锁在机库里,不向任何人透露飞行技术,美国政府听说了他们的事迹,跑来要求他们先进行一个飞行表演,然后购买他们的飞机,他们却说必须先付钱,才能看到飞机,美国政府当然不愿意。当时飞机坠毁事件常有发生,不进行飞行表演怎么知道飞机质量到底如何。尽管失去了一笔生意,但是莱特兄弟依然不肯在这方面讓步,他们觉得飞机进行试飞可能会让别人偷窃技术。

在他们之前的飞机经常有坠毁事件发生,那是因为高空中气流瞬息万变,而机翼是不能动的,没有办法进行调节,莱特兄弟的飞机则是将机翼改成了可以扭动的,这样就可以帮助飞机转弯,从而平稳飞行。莱特兄弟将他们的这个设计申请了专利,以后任何人如果制作飞机采用了他们这种设计方式,都必须要向他们缴纳一笔天价费用。

当时有一些公司借用到了他们的设计制造飞机,因为有所改造,所以没有交钱给他们,但他们执意认定这是侵权行为,便将那些公司告上了法庭。那些公司在打官司的过程中依旧在不断地对飞机进行改造,这样造成了法院审判时间的延长,因为每修改一次,法院就得重新审一遍,而莱特兄弟却完全投入到了打官司中,固执的莱特哥哥决心要让那些公司身败名裂,最终积郁成疾,一病不起,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莱特弟弟为了给哥哥报仇,更是一鼓作气将官司打到底。

1914年,美国法院作出判决,莱特兄弟被宣布为“航空事业的先驱”,所有在美国生产的飞机,都必须支付20%的专利金给他们。不久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飞机因为受到莱特兄弟诉讼协议的制约,飞机技术水平十分落后,数量更是远远不足,美国只能向法国购买当时的先进飞机。美国政府只好给莱特兄弟发了两百万美金的一次性补偿,然后将专利使用费降到了2%。在专利之战结束以后,美国的航空业才开始回升,在二战中期赶上了欧洲各国水平。

莱特兄弟确实因为专利赚了一些钱,但因为他们的技术早已落后于世界水平,从1915年开始,他们就没有卖出过一架飞机了。就这样,莱特兄弟将大部分精力花费在打官司这件事上,恍若井底之蛙,止步不前,一次次错失了让飞机技术升级的好时机。这也证明了一味防御对手的专利保护,在竞争对手面前并没有那么强大,最好的专利保护在于永恒的创造和创新。

三、高质量专利的经济学定义

高质量专利,综上所述,往往具备以下“六高”特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一是技术的研发创新度要高;

二是专利权的稳定性要高;

三是专利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要高;

四是专利的技术壁垒要高;

五是专利的法律价值要高;

六是专利交易的价格要高。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