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有害物质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2023-05-12 07:39:47  来源:企业管理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907

有害物质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本公司供方(含供应商、外包商)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有害物质对产品污染的环节进行识别、 评价、控制以确保有害物质的减免和消除。

2 范围

适用于为公司提供采购服务过程有害物质污染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3 定义

3.1污染源:造成HSF产品不符合HSF要求的有害物质或环节。

3.2 HSF控制计划:在产品实现全过程对HSF产品控制方法的策划。

4 权责

4.1 各部门推行委员:有害物质污染源的识别、评价、登录及管理。

4.2采购部:

nth="12" day="30"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4.2.1将有害物质风险评估通知相关供方;

nth="12" day="30"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4.2.2督促相关供方进行改善。

4.3技术部:

nth="12" day="30"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4.3.1产品实现全过程HSF控制计划实施标准的确定。

4.4管理者代表:

nth="12" day="30"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4.4.1有害物质污染源的审核及批准。

1 程序

5.1有害物质的确定:依据《环境物质管理技术标准》控制的有害物质类别及限量要求。

5.2有害物质风险识别时机

5.2.1新供方纳入《合格供应商一览表》之前;

5.2.2每年一次例行的全面评价 (一般在供方年度评审之后的一个月内)。

5.3有害物质风险评价项目

5.3.1材料/部件/活动本身的特性;

5.3.2供方评价的结果;

5.3.3有害物质检测结果;

5.3.4有害物质检测报告的来源;

5.3.5与以往HSF不合格的关联性。

5.4有害物质风险评价成员

5.4.1材料/部件/活动本身的特性: 技术部

5.4.2有害物质检测结果: 品质部

5.4.3有害物质检测报告的来源: 技术部、品质部

5.4.4供方评价的结果: 采购部、品质部、技术部

5.4.5与以往HSF不合格的关联性: 品质部

5.4.6核准:HSF管理者代表

5.5有害物质风险评价的准则

5.5.1材料/部件/活动本身的特性:

风险级别

判定准则

控制方法

高风险

可能介入有害物质

1. 签订环保合约,要求一级供方1次/年送检并提供合格报告原件.

2. 要求供方建立RoHS / QC080000管理体系.

3. 现场审查供方有害物质管理体系:1次/年.

4. 本公司进料时进行有害物质成分测试.

5. 本公司每年将成品送第三方公证机构测试.

低风险

不可能或不太可能介入有害物质

1. 签订环保合约,要求一级供方1次/年送检并提供合格报告原件.

2. 现场审查供方有害物质管理体系:1次/年.

3. 本公司进料时进行有害物质成分测试.

建议参考相关法规、顾客或其它要求, 了解常见的有害物质通常存在何种部件/活动之中.

5.5.2供方评价的结果

依据供应商现场环境有害物质管理体系评鉴的判定结果

风险级别

判定准则

控制方法

高风险

合格分数以下

1. 不予合作,或要求供方建立RoHS / QC080000管理体系,评估合格后合作.

2. 列入《供方改善/消减计划》.

低风险

1. 合格分数或以上

2. 通过RoHS 或

QC080000第三方认证

1.签订环保合约,要求一级供方1次/年送检并提供合格报告原件.

2.现场审查供方有害物质管理体系:1次/年.

3.本公司进料时进行有害物质成分测试.

4.本公司每年将成品送第三方公证机构测试.

备注:如客户指定的测试机构或国家认可的测试机构则不需对本项目进行评估.

5.5.3有害物质检测结果:

风险级别

判定准则

控制方法

高风险

有一种或多种物质不合格

1.不予合作或要求供方建立RoHS / QC080000管理体系,评估合格后方可合作.

2.列入《供方改善/消减计划》.

中风险

所有有害物质含量均合格, 但是测试数据比要求值低40%-1%

1. 签订环保合约,要求一级供方1次/年送检并提供合格报告原件.

2. 要求供方建立RoHS / QC080000管理体系.

3. 现场审查供方有害物质管理体系:1次/年.

4. 本公司进料时进行有害物质成分测试.

5. 本公司每年将成品送第三方公证机构测试.

低风险

没有出现不合格, 且测试结果数据比要求值低40%以上

1. 签订环保合约,要求一级供方1次/年送检并提供合格报告原件.

2. 现场审查供方有害物质管理体系:1次/年.

3. 本公司进料时进行有害物质成分测试.

4. 本公司每年将成品送第三方公证机构测试.

5.5.4有害物质检测报告的来源:

风险级别

判定准则

控制方法

高风险

1. 二级(或以上)供方提供的检测(合格)报告

2. 测试报告无公司公章

1. 签订环保合约,要求一级供方1次/年送检并提供合格报告原件.

2. 现场审查供方有害物质管理体系:1次/年.

3. 本公司进料时进行有害物质成分测试.

4. 本公司每年将成品送第三方公证机构测试.

低风险

1、 一级供方直接提供的盖公司公章的第三方检测合格报告

1. 签订环保合约,要求一级供方1次/年送检并提供合格测试报告原件.

2. 现场审查供方有害物质管理体系:1次/年.

3. 本公司进料时进行有害物质成分测试.

4. 本公司每年将成品送第三方公证机构测试.

5.5.5与以往HSF不合格的关联性:

风险级别

判定准则

控制方法

高风险

曾经导致HSF产品的不合格(含顾客投诉与退货)

1. 不予合作,或要求供方建立RoHS / QC080000管理体系,评估合格后方可合作.

2. 列入《供方改善/消减计划》.

低风险

尚未导致HSF产品的

不合格

1. 签订环保合约,要求一级供方1次/年送检并提供合格报告原件.

2. 现场审查供方有害物质管理体系:1次/年

3. 本公司进料时进行有害物质成分测试.

4. 本公司每年将成品送第三方公证机构测试.

5.6风险级别判定说明

在风险评估项目中,因部件/材料/活动项目为固有的特性,所以依据项目评估的等级风险相对应的控制方法实施控制;其它评估项目任何一项评估为“高”时,则风险级别必须为“高”,从而依据评价准则中对应的控制方法实施控制。

5.7有害物质风险评价的登录

5.7.1各部门将有害物质风险评价的结果记录在《有害物质风险评估表》,交HSF副管理者代表审

核,HSF管理者代表批准。

5.7.2核准后的《有害物质风险评价表》原稿保留物控部, 副本发放到技术部、品保部等其它相关

部门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5.8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5.8.1 物控部根据《有害物质风险评估表》确定对供方的控制方法,制定《供方改善/消减计划》,

并由HSF副管理者代表审核,HSF管理者代表批准。

5.8.2 物控部将《供方改善/消减计划》通知相关供方使其明确了解本公司的HSF要求,并要求供

方确定改善日期后回复,以便督促其采取改善措施。

5.8.3根据《供方改善/消减计划》供方回复的日期,采购部、技术部、品质部确认改善完成状况,

必要时,依据《采购控制程序》对供方现场进行评估。

5.8.4经过评估确认合格后将进行正式交易,不合格将取消交易资格。

5.9 HSF控制计划的制定

技术部组织生产部门、品质部、采购部负责人员根据本公司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分析每个过程针对有害物质需要的控制项目、规格要求、作业标准、设备工具、控制责任人、检测仪器、检查标准、检测记录及关联文件制定于《QC工程图》中,作为产品实现全过程有害物质控制的实施标准。

5.10有害物质污染源的修订

6.0 注意事项

7.0 相关文件

7.1 《环境物质管理技术标准》

7.2 《采购控制程序》

7.3 《QC工程图》

8.0 相关记录

8.1 《合格供应商名单》

8.2 《有害物质风险评估表》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