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它是ISO14000系列标准之一。本标准于1996年首次发布,200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修订。最新版本为iso14001:2015.
ISO14001标准的主要内容
ISO14001为各种组织提供了标准化的环境管理模式,即环境管理体系(EMS)。本标准将环境管理体系定义为:“环境管理体系是综合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审查和维护环境政策所需的组织结构、规划活动、责任、操作实践、程序、过程和资源”。
实际上,环境管理体系是指管理企业内部环境事务的部门、人员、管理制度、操作程序和相应的硬件措施。一般来说,企业管理环境事务,但它们可能不够全面和系统,不能称为环境管理系统。
另一方面,这套管理措施在环境事务中真的有效吗?它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企业之间在这些问题上存在很大差异。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国际标准化组织总结了ISO9000的成功经验,修订了管理标准,制定了环境问题的ISO14001标准。可以认为,ISO14001标准提供的环境管理体系在管理理论上是科学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的。
ISO14001中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有17项要求。根据各条款功能的相似性,可归纳为五个方面:环境政策、规划(规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等。这五个方面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在步骤上是互补的,这共同保证了系统的有效建立和实施以及持续改进,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
首先,管理者必须致力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以形成环境管理的指导原则和实施目标,即环境政策。找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点,形成企业环境目标和指标;二是落实企业环境方针和目标,确定实施方法和操作程序,确保重大环境因素得到控制;第三,为确保该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应建立监督、检测和纠正机制;最后,通过审核和评审,促进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完成管理体系的循环和持续改进。
显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借鉴了著名的“PDCA”管理模式,但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闭环管理理念中。相反,它充分考虑了社会环境要求的不断改善和变化以及环境保护的无休止的特点,发展了“PDCA”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