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厂企业都是以生产现场为基础,都离不开现场的管理,那么就有工厂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对于如何管理好生产现场,则要明确的思路与技巧,需要在从事现场管理工作中去归纳、整理、总结。
下面我们分享:现场质量管理要点。
01、现场质量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现场质量管理的目标:保证和提高符合性质量。
现场质量管理的任务:
质量缺陷的预防
质量维持
质量改进
质量评定
02、现场质量保证体系
现场质量保证,就是上道工序向下道工序担保自己所提供的在制品或半成品及服务的质量,满足下道工序在质量上的要求,以最终确保产品的整体质量。
现场质量保证体系把各环节、各工序的质量管理职能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把生产现场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联系起来;把现场内的质量管理活动同设计质量、市场信息反馈沟通起来,联结成一体;从而使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有效地保证企业产品的最终质量。
03、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
生产或服务现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服务人员)都有要执行现场质量管理的任务。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现场质量管理中的工作是为工人稳定、经济地生产出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和管理等条件。
工人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内容:
掌握产品质量波动规律;
做好文明生产和“5S”活动;
认真执行本岗位的质量职责;
为建立健全质量信息系统提供必要的质量动态信息和质量反馈信息。
生产工人应认真执行本岗位的质量职责,坚持“质量第一”,以预防为主、自我控制和不断改进的思想和方法,把保证工序加工的符合性质量作为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工序加工的合格率和一次合格率,以优异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使下道工序或用户满意。
04、保证现场质量的方法
一. 标准与标准化
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可以统称为标准。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行动则称之谓标准化。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两大轮子。
标准化的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而流失,做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
现场管理标准化工作:五按、五干、五检。
五按:按程序、按线路、按标准、按时间、按操作指令。
五干: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间干、按什么线路干、干到什么程度。
五检:由谁来检查、什么时间检查、检查什么项目、检查的标准什么、检查的结果由谁来落实。
二. 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就是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
目视管理的要点:
无论是谁都能判明是好是坏(异常);
能迅速判断,精度高;
判断结果不会因人而异。
目视管理的三个水准:
初级水准:有表示,能明白现在的状态。
中级水准:谁都能判断异常与否。
高级水准:管理方法(异常处置)都一一列明,处理异常标准化。
目视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防止因“人的失误”导致的质量问题。
设备异常的“显现化”。
能正确地实施点检,主要是计量仪器按点检表逐项实施定期点检。
三. 现场质量检验
合理选择检验方式:
三检制是操作者“自检”、操作者之间“互检”和专职检验员“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
“自检”就是操作者的“自我把关”。自检又进一步发展成“三自检验制”,即操作者“自检、自分、自作标记”的检验制度。
自检管理流程图
专检管理流程图
四. 不合格品管理
凡不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条件、工艺规程、订货合同和有关技术标准等要求的零部件,称为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有三种类型:废品、疵品、返修品。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