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主题,专利实务 | 如何根据技术成熟度进行“伴随研发式”专利布局?等专利布局系列中,多次涉及到外围专利的重要性,在技术交底书内容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如仅有一个产品的结构这种单一的实施方式,若仅对这种单一实施方式的专利申请,则较为容易被竞争对手规避和外围包饶,难以最大发挥专利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从原有的单一技术实施方案中挖掘出多个外围改进型新方案,对核心发明构思进行适当外围扩充以及全面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既然外围专利的布局对日后专利价值运用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去寻找得到外围专利呢,外围专利的挖掘是否有什么思维工具或规律呢?
或许,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可以给出我们做好外围专利挖掘的启示。
40条发明原理是TRIZ的重要内容,阿奇舒勒对大量发明专利仔细研究后总结出了40个发明原理,这些创新原理在不同技术领域被人们反复使用,准确理解40个创新原理是我们运用TRIZ工具进行技术延伸创新的重要前提。
背景小贴士
1946年阿齐舒勒进入苏联海军专利局工作,有机会接触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工程领域内的大量专利,在分析这些专利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专利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而且解决的也是不同的问题,实现的是对不同系统的改进,但是,这些专利是利用了某些相同的方法,即很多原理和方法在发明的过程中是重复使用的,于是,他便想从大量的专利中找出那些基本的常用的方法,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他对于世界上不同领域的专利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取出了在专利中最常用的方法和原理,共总结出40种,他称之为40个发明原理。
这40条发明原理分别如下:
如何运用这40条发明原理进行外围或改进型专利的挖掘呢,我们通过下面的这个球杆专利进行举例讲解。
下图1是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的示意图,下图2是图1沿2-2线的剖视图,本技术方案的改进点在于增设了前后延伸的主凹槽21和底切凹槽22.如此使得部件24和25向后凸起,从而提高了击球过程中的耐扭曲力。
学着尝试用TRIZ理论中的40个发明原理对其进行改造,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专利申请方案,比如,我们利用下2号发明原理,即抽取原理,抽取原理用于简化结构、节约成本的情形下,一般为从一个物体中去掉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在一个物体中仅保留必要的属性;例如在本方案中,想要简化球杆的结构,又要保障球杆击球的过程中的耐扭曲性,可以利用抽取原理进行如下改进,去掉球头的凹槽21和22.同时对后凸起部分24余25进行结构改进,从而获得下图改型后的技术方案。
又如,高尔夫爱好者都知道每一支球杆的杆都有一个用于击球的最佳落点,能与球碰撞出最为“甜蜜”的美好感受,因而在高尔夫球专业术语里被叫做“甜区”,高尔夫球的甜区多处于球杆杆头下 1/3的位置,“甜区”面积大小因杆而异,很多玩家偏爱“甜区”大的球杆,如何增大“甜区”呢,基于最初的核心改进出发,我们可以尝试通过第4号原理,即增加不对称性原理中获得启示,即在技术方案的结构中增加凸缘50.获得如下图的新改进型专利技术方案。
再如,球杆在碰撞高尔夫球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声音效果,如何削弱这种声音呢,熟练40条发明原理后我们会想到“利用多层配置取代单层配置”的第17条发明原理,即空间维数变化原理进行改进,在原始方案中的减震板450配置为多层结构,即设有了黏接层451a和其两侧带有的薄层451b和451c。
如上所述的例子外,还有很多的改进方向待我们发掘,如采用第31条原理以改进减轻球杆的重量等,均可以用于丰富核心专利申请的实施例或另外作为外围改进型专利申请,40个发明原理的理解运用并不难,难的是技术问题的发现,重要的说三遍,专利挖掘中,技术问题的发现本身很重要,技术问题发现的本身很重要!
技术问题如何发现地更早、更细致或更对用户的痛点,这很关键!学会积极发现问题,活用技术手段,积极解决问题,才会拥有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价值专利!
附:40条发明原理的解释与运用案例
(需要PDF文档版本请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发明原理”获取)
往期相关:专利实务| TRIZ应用!中小企业如何寻找有序创新路径,促进专利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