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024年高新认定审计报告要求

2024-07-08 23:24:43  来源: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报告之一,是重要的高新认定评审材料。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项目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专项审计是其中一大内容!这次小编专门来说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中专项审计的那些事儿。

一、审计报告内容

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时候,需要提交以下三份专项审计报告:

1、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

2、企业近一个会计年度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3、经具有资质的机构出具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

二、专项审计报告包含要素

年度审计报告一般出现的问题不多,反而专项审计报告会常常出现问题,企业在准备材料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专项审计报告!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要素:引言段和管理层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说明段和审计意见段、以及编制基础及使用限制段;还有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等。

2、其中重要的部分集中于引言段、说明段和审计意见段以及后面的编制基础。

引言段需要说明申报企业的名称以及具体审计对象,即对研究开发费用或者是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进行的审计。

3、说明段则需要提出发表审计意见段的理由。涉及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高新认定专项审计报告时,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之后、审计意见段之前增加说明段,详细表明导致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的所有原因。

4、最后编制基础及使用限制段是表明审计报告使用用途的,比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用的审计报告,就会在这一段文字出现以下这类表述:“专项审计报告用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因此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目的”。

高新认定

 

三、出具审计报告需要准备事项

1、核对高新技术产品收入

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要求,企业判断是否已获得对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如果企业未获得所有权的话,会计师事务所不会承接该申报企业高新认定专项的审计业务。

为了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的审计确认的便利性,企业需要对高新技术产品进行目录制定,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收入进行规范核算,并建立单独的明细账目来加以完善。

企业在进行高新产品收入归集时可了解以下这几种方法:

(1)对高新产品出库分类并根据成本单独核算,以备查辅助账的形式记录完整信息;

(2)在仓库出库单基础上,对主营收入的科目进行分类还有归集,并将高新产品和传统产品区分清楚;

(3)发票品名或者备注栏标注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名称。

2、核对研发费用

为了解决“研发费用”账目差异的问题,财务需要根据高新认定工作指引的要求对研发费用设置专门的核算科目,并根据研发项目的相关数据填写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明细表。确保研发费用符合高新认定规定的“三表一致”的要求,也就是企业年度审计报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和高新认定专项审计报告的研发费用是一致的。

四、高新认定中介机构要求

在寻找中介机构出具报告时,需要寻找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要求的机构:

1、具备独立执业资格且成立三年以上,近三年内没有出现不良记录;

2、承担认定工作当年的注册会计师或税务师的人数占到职工全年月平均人数的比例不能低于30%,全年月平均在职职工人数要达20人以上;

3、相关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熟悉高新认定的有关要求;

4、税务师事务所须在深圳市税务局公布的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鉴证中介机构名单内;

5、凡是黑名单事务所提供的专项审计报告都不会被认定机构认可,所以建议企业平时要多关注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公示的中介机构黑名单。

五、2023年高新认定审计报告要求

1、经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报告须带有经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备案的二维验证码和报告编码,企业支付财务会计报告费用的发票备查。

2、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和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或鉴证报告原件,专项审计报告须带有经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备案的二维验证码和报告编码,专项鉴证报告须带有经深圳市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平台备案的二维验证码和报告编码。

六、评审专家对高新产品审计报告的考察要点

高新认定评审过程中,专家们对高新产品(服务)收入的考察重点并不仅仅停留在研究开发项目上,还会进一步通过企业的申报技术,来判断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所属技术领域。同时还会对高新产品涉及的关键技术、与同类产品竞争优势以及技术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甄别。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