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8000认证

ISO28000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申报认监委可查

2023-10-29 11:17:38  来源:ISO28000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

ISO28000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申报认监委可查

ISO2007与ISO2008(质量体系)及ISO2004(环境体系)是兼容的,其设计是为了帮助在一个组织内把质量体系、环境体系和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整合起来。

该规范是以策划-实施-检查-行动(改进)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模仿了公认的ISO14001的标准。这意味着已经熟悉基于风险的方法的组织在分析供应链安全风险和威胁时可以运用相似的方法。

它与和国际海关机构的安全提案兼容并补充其不足,这些提案包括:世界海关组织为供应链安全化和简易化设定的标准框架、欧共体加强供应链安全的规定-经授权的经济经营者(AEO)以及美国海关和边界保护提案-针对的海关贸易伙伴关系。

ISO28000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申报认监委可查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实现四项目标:缩短现金周转;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实现盈利增长;提供可预测收入。

供应链管理的七项原则: 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 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可获利情况,设计企业的后勤网络;倾听市场的需求信息,设计更贴近客户的产品;延迟;策略性的确定货源和采购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策略;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建立信息系统;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核准则等。

ISO28000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申报认监委可查

物流的宏观经济效益是指一个物流系统的建立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其直接表现形式是这一物流系统如果作为一个子系统来看待,就是其对整个社会流通及全部国民经济效益的影响。物流系统本身虽已很庞大,但它不过是更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寓于更大系统之中。如果一个物流的建立,破坏了母系统的功能及效益,那么,这一物流系统尽管功能理想,但也是不成功的,因为它未能实现其根本目的。物流不但会对宏观的经济效益发生影响,而且还会对社会其他方面发生影响。物流的建立,必须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

物流的微观经济效益是指该系统本身在运行后所获得的企业效益。其直接表现形式是这一物流通过组织“物”的流动,实现本身所耗与所得之比。当这一系统基本稳定运行,投入的劳动稳定之后,这一效益主要表现在利润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立的经济实体。一个物流的建立,如果只将自己作为子系统,完全从母系统要求出发,不考虑本身的经济效益,这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应该说,一个物流系统的建立,需要有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的推动力,二者缺一不可。但是由于微观效益来得更直接,因而在建立物流系统时,往往只将微观经济效益作为目的,具体来讲,物流业要实现以下目标。

基本要求

(1)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是现代竞争的主要后盾。供应链管理采用现代科技方法,以流通渠道使信息迅速、准确地传递,在供应链商的和企业间实现资源共享。

(2)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客户需求。供应链管理中,一起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动作。消费者大多要求提品和服务的前置越短越好,为此供应链管理通过生产企业内部、外部及流程企业的整体协作,大大缩短产品的流通周期,加快了物流配送的速度,从而使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在短的内得到满足。

(3)实现双赢。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的供应商、零售商等在一起,并对之优化,使各个相关企业形成了一个融合贯通的网络整体,在这个网络中,各企业仍保持着个体特性。但它们为整体利益的化共同合作,实现双赢的结果。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中,有人预测,在未来的生产和流通中,将看不到企业,而只看到供应链。生产和流通的供应链化将成为现代生产和流通的主要方式。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