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走上管理岗位 要学会布置工作

2023-11-12 16:41:14  来源:企业管理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2

能坐上管理岗位的人,都懂布置工作的六大流程。

让工作不会被打折的六步法则:

01· 定:把下属要干的事定下来

02· 核:把工作量和所花费时间核算出来

03· 分: 按照确定的事情,确定的方法和效率来做事

04· 果:按照每天、周、月、年的时间节点要交付的结果进行

05· 纠:给员工纠正纠偏

06· 升:提升员工遵纪守法意识

布置工作流程:

明确任务 设置完成时间 制定完成标准 与员工确认任务 监督完成过程 验收并考核

1 、明确任务具体到个人

首先,管理者要考察要做的各种工作,确保自己理解了这些工作,包括存在哪些问题或困难程度如何。

然后,管理者就可以向处理这件工作的员工说明工作的性质和目标,要保证说明过程清晰且明确。

其次,管理者需要对员工进行完整的评价,了解员工完成工作的速度以及质量,根据自己对于工作的期望,为他们安排最合适的工作。

任何工作任务,必须明确到人,并且说清楚执行目标和期限,否则员工很难会主动承担工作。

管理者如果不想工作被一拖再拖,就要明确任务归属,告诉员工哪些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2、 设置任务完成的时间

在职场中有个奇怪的现象:

领导安排要求30天内做完的事情,绝不会在第29天做好。

大多数管理者觉得,只要告诉员工什么时间完工就行了。的确没错,但放任不管执行过程,可能就会出现截止日期刚刚好的现象,而且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推进程度,管理者完全不知道。

因此,在布置工作后,管理者不但要设定最后的截止时间,还要设定任务推进的汇报时间。让员工在任务推进的几个节点汇报工作进度,以让管理者随时了解任务的进度。

这样既能帮助管理者把握全局节奏,又能让管理者在发现纰漏后及时纠正。

3 、一起制定任务标准

据统计,超过40%的管理者很少给员工明确任务标准,而80%以上的管理者都不会引导员工自己明确任务标准。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并不相同,也许新员工可能会提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

所以,管理者在制定任务标准时,不要独断专行,要让员工参与到讨论中,了解员工的想法,共同决定任务标准。

作为优秀的管理者,在布置具体任务时,一般的解决方式是自己制定一套详细的标准,要求执行人按标准执行。

最佳解决方式是引导执行人自己明确任务的标准,从而深入理解任务本身,形成自我驱动。

4 、确认员工准确理解任务

由于沟通漏斗的存在,有时候,员工不能马上理解领导交代的工作。所以有时会出现管理者认为员工听懂了,而员工却不懂装懂,带着疑惑开展工作的现象。

因此,管理者在布置完工作后要让员工重复一遍工作重点,并检查有无遗漏,以确保员工正确地去执行工作。

除了让员工重复一遍任务布置外,管理者还可以让员工在接受任务后,说说工作具体计划,这也可以达到促进理解的目的。

在这一点上,很多管理者都因为布置工作的时间匆忙,而忽略了员工对工作的理解问题。因此,任何一位管理者都有必要在首次布置任务后,重复确认员工是否理解了任务本身,确保执行过程不走偏。

5、 任务布置后要有监督

跟进与报备是一对配套的工作。

管理者在布置工作后,要关心工作开展的进度,同时强化员工向领导汇报问题的意识。

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不可避免,如果员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无法处理,完整的报备制度则可以提升问题解决的速度。

管理就是对任务的监督与跟踪,据统计,有监督的任务,完成率高达95%,而没有监督的任务,完成率不足60%,可见其中的差距。

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要学会任务过程中的监督,这样可以提升执行者的专注度,让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6、 验收并考核

布置工作需要有头有尾,既然布置了,管理者必须验收与考核。既是管理者要求员工的依据,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成效的验收。

如果没有验收和考核,工作就会无疾而终,长此以往,员工得不到反馈,自然就不会再对工作特别上心,管理者的权威也会荡然无存。

任何一项工作最重要的都是工作结果,只有真实的成绩,才能促进团队的发展。

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工作结果,验收每项工作任务,还要对结果进行合理考核。奖励完成好的,惩罚未完成的,让员工有压力、有危机感,这样布置的工作才会得到落实。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