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厂认证是一种针对企业的环保认证,旨在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获得绿色工厂认证的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回收等全生命周期中,遵循环保法规和标准,实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绩效。
具体来说,绿色工厂认证主要考察企业在以下方面的表现: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资源利用效率:企业是否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浪费。
污染物排放:企业是否对污染物进行了有效治理,达到了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产品环保性能:企业的产品是否符合环保法规和标准,是否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社会责任:企业是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
获得绿色工厂认证的企业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环保绩效,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评价依据
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附件1《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中,对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评价依据、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要求做了具体阐述。
GB/T 36132-2018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规定了绿色工厂评价的指标体系及通用要求,《通则》适用于具有加工、制造、组装等实际生产过程的工厂,可作为工业行业制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或具体要求的总体要求,是我国绿色工厂领域首项国家标准。
通过以上两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其中,基本要求是纳入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的必选评价要求,需满足指标体系中所有基本要求才可进行绿色工厂申报,即一票否决项,而预期性要求是绿色工厂创建的参考目标,鼓励地方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参照预期性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
具体讲,绿色工厂评价一级指标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和绩效6大类,共细分为25项二级指标,总分共100分,其中,基础设施分值占比20%,管理体系和能源资源投入都为15%,产品和环境排放都为10%,绩效占比30%。
1、基础设施方面,主要包含通风采光良好;布局规划合理;满足生产需求,同时不浪费资源;厂区内能源计量设备要齐全等;
2、要有相关的三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3、能源和资源的投入情况,主要包含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采用新型能源,优化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设备的余热和余压;借助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提高能源的配置效率等;
4、产品评价方面,主要包含材料的选用上、种类要集中,可回收程度高;采用标准化设计,提高产品的使用周期;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对碳足迹进行跟踪等;
5、环境排放方面,如容积率、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等相关指标要达到相关绩效标准等。
绿色工厂评价认证益处
被评为绿色工厂,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获益:
1、可提高绿色示范企业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
2、有助于提升企业对绿色制造的管理水平,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3、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并获得绿色工厂牌照,可作为企业环保的保护伞,享受环保免检,不限产,不限电等好处;
4、可作为企业绿色集成改造升级的基础,享受后期更大的实惠;
5、享受国家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省级、市级、区级奖励资金,企业最终可得到奖励资金可达几百万元。
国家对于绿色工厂政策扶持力度非常大,对新增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基础工艺绿色化改造的示范项目,按照节能降耗效果投资规模的一定比例给予后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对创建成为绿色示范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的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按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要求,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绿色工厂评价认证条件
1、企业需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有效资质文件;
2、申请方应按照国际有效标准(GB/T 36132-2018)的要求在组织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实施运行至少3个月以上;
3、至少完成一次内部审核,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评审;
4、管理体系运行期间及建立体系前的一年内未受到主管部门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