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汽车行业如雷贯耳的“分层审核”!贯耳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我们知道分层审核是美系出来的东西。一个公司,压根就不和美系客户供货,只和日系、德系客户供货。你到他们工厂,很大概率也能看到几块分层审核的看板。
既然影响力这么大,各位老司机们还不来了解一下它?
01、基本概念
数据表明,大多数制造质量问题是由于过程控制不当引起的,比如:——过程要求往往得不到严格贯彻实施——员工并不是在采取任何一个操作步骤时去参阅指导书——对于任何过程更改,操作者容易凭记忆按老的要求去操作——员工质量意识不够
这些呢,就是要做分层审核的原因了!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分层审核呢?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分层审核首先当然一种审核了,分层则表明它是有“层次”的,主要作用如下:——是一套持续的制程检查系统,用来验证工艺,参数设置,操作者技能,防错装置及其它资源是否正确及适宜,以确保生产出无缺陷的产品——用来保证充分利用既定的工艺及作业指导书,配置问题解决方案,以识别制程问题并快速解决——用来保证质量体系中的不合格项被找出并被纠正上面这些,是做学问用的,无聊得很。咱一般老百姓呢,只要记得这是一种审核就好啦!那么问题来了,和其他审核相比,分层审核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02、人员、时间及频次要求
首先是人,一般做审核的多为质量部门,分层审核则是制造部门主导,质量部门和经确定的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要求由总经理或主管制造的最高管理者领导并参与,各相关部门最高管理者、各相关部门中间管理层到最基层班组长全员参与。
其审核频次,也比一般审核要频繁得多,比如上图,班组长就要天天审!
按设定的审核层级进行差异化设定,如:——每班、每天、每周、每2周,每月,每n月——最高审核频次必须是每班,至少由当班班组长实施
——最长审核间隔时间建议不超过三个月,由最高管理者实施
至于审核时间呢?每班一次的分层审核检查,时间控制在5~10min。其他频次的分层审核检查可稍长些,但时间最高不超过30min。
03、实施(流程)
分层审核要求覆盖工厂的各个区域和部门,包括各个部门,如来料及发货部门、设备维护部门、制造部门、装配线等,还应涉及各个班次。所以,做好分层审核还是需要好好策划一下的。比如要:组建小组,一般是多功能小组成员(制造、质量、顾客服务、工程、设备)收集资料:顾客抱怨,内部质量问题报告,体系、产品审核报告,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组织机构图,岗位职责。
组织机构图
岗位职责
过程分析
以上策划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出生产过程中哪些因素对产品质量很重要?哪些审核项目实施可以快速执行?基于不同部门,不同生产线,不同制造过程,不同运营领域,卡尔先生建议一般重点考虑以下项目:——量具,量具校验——目视辅具——设备参数——作业准备——作业指导书——产品标识——工位器具的使用——文件和记录的保存——防错——零件检验——SPC——安全要求——不合品分析,返工作业——质量问题的纠正措施——质量信息展示和沟通——预防性维护——工作环境是否合适——包装和储存——操作者资格以上,必须有所有审核员共同拟定,针对不同的工艺区域,应编制不同的分层审核表。这些准备好了,我们就可以安排审核啦!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04、审核报告怎么写
审核嘛总个结果,这个结果体现在审核表格,最后我们来看看表格怎么写。
LPA检查表一般有三个模块:1. 一般工位问题:基本的岗位检查项目等
此模块重点可包括:——安全和安全防护的执行——工作现场管理(5S)和可视化管理执行
——生产过程相关规定/要求的符合性
——过程控制及质量记录的符合性——工厂的现场管理标准和可视化管理规定——产品标识,包括不合格和可疑零件——工具、量检具和材料正确——合格的操作人员——遵守标准化操作和质量标准——Andon按灯系统正常工作并应用——物料符合管理的要求,如FIFO先进先出/最低-最高库存
2. 质量关注点:质量反馈、防错验证等
具体项目要求可参见BIQS-10——该部分的问题清单是动态更新的,基于实际过程状态确定——实施中关注点检查项目数量需要适当控制,不建议过多——动态更新的检查项目,建议注明计划实施的期限,以便及时更新和有效管理
3. 生产系统问题:生产部门特殊关注的问题,可由生产线主管完成
如果发现了问题,一般用N或NC表示。
分层审核发现的所有问题都必须被有效彻底的整改(针对根本原因)——建立能有效保证分层审核所有发现问题被整改和跟踪验证的流程
——关注对可以立即纠正的不合格问题的整改方案和方案的有效性
——关注所有分层审核发现问题的按计划整改实施情况(参考快反问题解决流程)
——分层审核发现的重大问题,必须升级,如升级到快反会议等
保留完整的分层审核记录:
——各层级人员按计划实施分层审核的记录
——发现的所有问题清单和问题解决记录——定期(如每月)对审核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寻找可能存在的系统问题或发现持续改进的机会,并对问题整改进行跟踪
问题跟踪表
05、目视化展示
所有层级的分层审核实施信息都应在看板上展示,包括:——审核计划和实施情况——审核结果(红黄绿状态)
——发现问题清单
——问题整改计划和整改信息
——相关的信息汇总/总结
当然,我们还要进行“定期评价”:1. 定期在高层会议上,专题汇报分层审核运行情况;如每月的高层质量会议;2. 汇报时间控制在10min以内,使管理高层了解分层审核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反映需要高层支持的问题;3. 定期评价指标:——各层级的分层审核实施情况和完成率——发现问题数(区分现场立即纠正和需要改善的)——发现问题按计划改善完成率——是否有经验教训分享——完整的问题清单
就这样,我们的分层审核工作就完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