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现场监工式QA:发现问题--简单,解决问题--好难

2024-03-26 21:20:58  来源:企业管理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Number 01 .QA扮演的三大角色

现场QA是高层管理人员的“ears and eyes”。

在一线操作人员眼中,QA往往是“警察”,其作用似乎仅限于发现和报告的问题。

其实,典型的QA的职责包括了:过程指导、过程评审、产品审计、过程改进、过程度量。

一个合格的QA,会充当三种角色:

1.老师的角色

具备学习和培训的能力。

QA是质量体系主要构建人之一,同时,也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将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理念及具体管理标准,传达给一线操作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

在实施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定期开展各种专题培训,以保证质量管理水平的保持和稳步提高。

2.警察的角色

以企业流程为依据,但要告诉大家流程背后的原因;如果和生产部门针对某些特定问题意见相左,可以直接汇报高层。

在生产过程中,QA有选择性地参加质量控制点的巡查,定时对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半成品和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

3.医生的角色

通过度量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诊断,帮助分析原因,开处方。

在生产过程中,QA也应当承担收集、统计、分析度量数据的工作,用于支持管理决策。出现具体问题时,协助提出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

Number 02 .QA的四个分类

1.现场监工式QA

了解基本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有一点技术基础,能够按照文件要求,机械地在现场监督检查。

但不具备判断生产异常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的能力,亦没有全局质量保证的视野。

2.文件式QA

熟悉企业文件系统的编写,基本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法规和技术,能够处理涉及质量的简单问题,了解企业的整个质量系统运作。

但欠缺发现质量隐患和采取预防措施的能力。

3.综合QA

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法规和生产检测技术,熟悉整个企业的运作。

能够组织企业实施自检,发现企业质量系统符合性的缺陷,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改进。

能够依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合适的质量体系。

4.高级QA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灵魂、能够确切解读法规,掌握生产技术和检测技术,熟悉各硬件的原理,熟悉企业管理、市场和财务。

能够根据企业战略,有预见性地做好涉及符合性的全部工作。

现场监工式QA待遇最低,有时还不如生产工人。文件式QA待遇稍高,接近生产班组长的水平。综合QA在很多企业待遇相当于部门经理。而高级QA没有多少,待遇自然很高。

Number 03 .QA的三个主要职责

称职的QA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法规、技术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由于其工作职责原因,很容易和别人产生矛盾,因此,对于用心的人,QA工作可以快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如果公司品质定位的层次较低,其实不用QA都可以,就安排QC人员加强检测就行。反之,定位高,QA的作用与责任也大。

质量保证,不单是对产品本身,还应对质量管理运作的过程。

1.QA是系统化与技术管理,从质量保证、改善的角度去着手。

正常的QA应该会包括体系管理、供应商品质管理、质量改善专项、品质服务。

可见,从整个体系管理导入、供方选择、流通环节品质跟踪的整个过程,是一条供应链,不是单纯的检测,更多从供应链上,去检讨产品品质与部门协作,探讨品质改善的空间。

2.QA是公司品质文化推广的责任部门。

很多公司的质量体系如ISO9001等,都会有QA部门的主导推进,但这些靠外部培训,时间与覆盖人群都有限,毕竟这些培训都需要钱。

要想更多人知道品质的要求,就必须通过培训宣贯、执行检查、整改验证、再培训的过程,去落实品质要求。

QA必须去主导品质课程,去发现需求,按每个部门的品质责任开辟专题讲座,并与公司培训部策划整个推进方案,包括培训覆盖面、效果跟踪与执行考核。

例如:采购环节品质责任,从供应商筛选起考虑供方资质、品质保证能力与技术能力等。

3.QA要主导与策划专项品质改善。

品质改善,需从供方品质、设备适应性、工艺实现、产品储运、经济效益等环节入手。

QA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与管理能力,最为重要的是逻辑思维要强、思考敏捷。

Number 04 .QA十四个特质

一个称职的QA,至少应具备以下特质:

1.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语言流畅,有说服力;

2.熟悉产品工艺,掌握质量标准,了解产品特性,了解设备性能;

3.讲原则,但绝不教条,松驰有度,若在可控范围内时,色厉内荏,放过一马且让人感恩;

4.善于与不同层次的人沟通,根据谈话对象调整说话内容;

5.不抱怨,不与生产人员比较;

6.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树立威信,以理服人;

7.不到万不得已,不动用否决权,慎用叫停手段;

8.从小事上抓典型,从最易入手的地方整改,逐步养成符合愿望的好习惯,一旦习惯养成后,你就省事了;

9.懂检验,工作起来会很主动;

10.要有参政意识,别把自己游离于车间之外,对车间的人和事了解越多,对工作越有利;

11.理解车间行为,因为他们有产量和成本压力;

12.质量意识的高低与你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水平有极大的关系,如果总觉得难,这个工作就一定会继续难下去;

13.QA的工作大多数是软指标,责任心和自律非常重要;

14.出了质量事故时,背锅也并没冤枉,毕竟你有责任,只是大小而已。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