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遗憾从来不是失败
而是我本可以……
“凭什么是我!我起早贪黑,恨不得天天住在公司!部门业绩三分之二都是我干出来的!裁谁也裁不到我头上吧?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前一秒还熬着夜,带着10个人奋斗在千万级的大项目上,后一秒没想到自己竟然掉进了裁员名单……
虽然知道互联网寒冬,经济下行,裁员失业比比皆是,但从没想到这事竟会落在自己身上。我才刚刚被提拔半年啊!
想到家里孩子的补习班,老人的保健品,每个月的房贷车贷.……
愤怒,不甘,绝望……我只觉得脑门嗡嗡作响。
去年底,在技术岗位熬了快10年的我,终于从技术骨干被提拔为团队经理。对于来之不易的晋升,我非常珍惜。工作上也比团队里的任何一个人都努力。
当时的我每天工作14个小时,007连轴转,连大年三十还都在出差的旅途中。但凡出问题都是我第一时间往上冲。
但不知为何,我的团队对此却很不领情。
下属离职时,竟然指着我的鼻子骂:“跟你一个团队真倒霉,争不到资源,拿不到结果,早知道就应该申请换部门!”
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百口莫辩。我能做的真的都做了,该争取的也跟上级争取了,可是资源给不到我们,是公司的问题,不是我能解决的呀!我平时对大家那么好,有问题第一个扛下,为什么大家不领情,还埋怨我指责我?
职场,真的是冰冷而令人绝望……
经过这一遭,我特别想把过去没人告诉我,但又极其重要的职场生存之道,分享给像我一样刚被提拔的新经理们,或者跟我一样因为搞不定团队而焦虑,担心被公司抛弃的朋友们,希望我的经历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靠摆臭脸树权威没用
回想过去几年做技术骨干的时候,我也曾是部门的红人,因为技术过硬,为人谦虚,跟同事和老板的关系都很融洽。
在提拔为团队经理后,原来的同事,公司的老人,都变成了我的下属。我虽然表面很淡定,但其实内心还是有些不知所措的。
过去,大家都亲切的管我叫“大刘”,现在我要如何跟大家相处,才能让大家把我当领导看,而不是原来的“大刘”了?
为了展现领导地权威,我在团队面前故意绷起脸,不苟言笑。
为了让大家认可我,我在下属遇上问题的时候挺身而出,大包大揽,帮下属做出漂亮的业绩。
为了让大家服我,我会积极的展示我的专业技能。在开会的时候,我会质疑团队里资深技术专家老K的观点和建议,以证明“我也很懂”。
不知道从何时起,团队变得越来越沉默……当时,我还觉得没所谓,直到摔了跟头后,我才发现自己真是大错特错!
我以为的管理权威来自于我的勤奋和专业,来自于团队对我个人专业能力的认可,甚至有些时候是来自于让团队怕我。
因为我太想凸显自己,反而压制了团队的活力和积极性。对业务的想法、风险,团队不愿意说了,大家都变成了低头干活的机器,团队变得一潭死水。
如果让现在的我重新再来一遍,我一定不会这么做!
管理者=救火队长?
之前,我从大厂招来了两个P6-P7的人才,负责管一个大客户的平台开发项目。根据甲方要求,需要在一周内出项目设计方案。时间紧任务重,团队熬夜出了方案稿,但我真心看不上。
就这能力还是大厂出身?方案结构混乱,细节缺失。我打心底瞧不上这些心高气傲却不知道自己几两重的年轻人。
项目会上,我直接当着大家的面把方案撕了。“这个方案做成这样,都配不上你们的工资!”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他们神色黯然的样子,其中一个女孩子直接就哭了。而我当时只觉得:有什么好哭哭啼啼的?!我接你们的烂摊子都还没哭呢!
现在回头看看,当时心高气傲的,其实是我。我从没有问过项目团队是否需要支持, 也从没给过他们任何辅导。自己手伸得太长,还天天觉得团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更可怕的是,我陷在了一个恶性循环里却不自知。我越觉得团队不行,能力不够,越想自己亲自下手干,力求一个人撑起业绩。自己干的越多,压力越大,使我变得更加焦虑和暴躁。这些情绪反过来又影响了团队的状态,大家变得小心翼翼,气氛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当时费尽心思的从大厂抢来的人才,没多久都离职了……
是啊,谁喜欢和一个自以为是、不给机会成长的领导共事呢?
你的能力,决定了你能到达的高度
被裁后,我的人生仿佛跌入了谷底,我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是回到技术岗?还是继续做管理?
做技术,我不甘心……
做管理,会不会再次失败?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上市公司做VP的前辈,这位前辈是位资深的管理者。带着不解、疑惑、迷茫的心情,约了这位前辈,期待他能帮我指点迷津。
前辈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带团队需要的能力跟你原来做一线的时候一样吗?”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不一样,带团队肯定是要有管理能力啊。”
前辈笑了:“那你觉得管理能力具体是什么?”
这句话把我问懵了。
做一线的时候,我觉得管理很简单,就是把工作分给下属干,当领导开开会就行了,管人有什么难?所以一直以来,我只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迟迟不能晋升。
当我带了团队以后,我从来不觉得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而是下属能力差,团队不服管,才导致的业绩不好。
但真让我说管人的能力是什么,我好像从来没有想过……
前辈见我迟迟不说话,继续说:“你连做好当前岗位需要具备什么能力都不知道,那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干好?”
前辈的话让我无地自容,抬不起头来。
前辈可能觉得话说重了,语气稍微缓和道:“大部分人都跟你一样,以为业绩干的好就能做好管理了,但却不知道每个层级需要的技能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带过团队,带1个人和带100个人所需要的管理能力都不一样的。你的能力高低,决定了你能到达的高度。
“如果你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那么,至少你应该弄清楚你当前的岗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能力,才不会被淘汰吧!”
前辈的这句话点醒了我!对啊!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可我凭什么认为管理就不需要学习呢?!
管理能力和技术、销售、运营一样
是需要刻意学习的
可是,管理真的可以学会吗?管理不是因人而异的么?我跟前辈道出了自己的困惑。
“当然可以!管理跟和销售、技术、运营这些一样,是一个独立的工种,它有一整套方法和体系,甚至是有标准的动作和工具可以直接去做的,你可以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眼前一亮,但我应该去哪里学呢?看书吗?报个MBA?这没个半年一年的也学不会吧?
远水终究是解不了近渴……
前辈说:“有啊!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这样的课程。不过,你一定要记得管理是个体系工程,要选择体系化的课程,不要是零散的知识点,这种看似能解决单点的问题,但其实没办法帮你以系统的视角全盘看问题、解决问题。”
“标准动作和工具只是表面的术,只能保证你达到60分。但,管理不光有“术”,更要重“道”。只有底层管理心法掌握了,才能够灵活应用各种管理“术”,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管理风格。”
临别时,前辈意味深长的拍拍我:“好好加油吧,成年人的安全感永远来自于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
管理秘籍分享你
后来,我去听了前辈推荐给我的管理课。
刚开始学习,我就异常兴奋,如获至宝,我发现原来职场的晋升是有一条清晰的路径可以参考的!
如果早点知道,或许我就不用花这么多年,才熬到管理岗了……
如果早点知道,或许我就不会搞砸来之不易的机会了……
如果早点知道,或许我就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了……
但人生没有如果,只能是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对管理的“术”与“道”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像是获得了武功秘籍,迫不及待的想去实践一下自己学到的心法和招式。
2个月前,我找到了新工作,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岗位是个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很庆幸,我可以有机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所学。
我发现团队可以不怕我但是依然尊重我。团队可以不是压抑沉默,而是充满活力的一起积极讨论业务,想要一起把事做好。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我真的有一种重生的喜悦!!
所以我特别想把这份管理秘籍分享你,说它重建了我的职场信心真是毫不夸张!
七课升维《带1个人到带100个人》管理进阶训练营。只需要5天时间,就可以对未来10年的职场晋升路径有个清晰的认识。
为什么推荐?
1. 给每个职场人一张清晰的晋升地图。
很多人只知道埋头干活,却不知道抬头看路。职场晋升就像登山,不光要知道山顶在哪里,还要找到通往山顶的路。
但是,自己开路不如踩着前人的路来得快。知道企业对不同层级管理者的期待,以及需要何种能力满足期待,无疑是给职场人画了一张清晰的成长晋升地图,帮你更快的找到通往山顶的路。
这5天内,你可以拿到1张《管理技能大图》,含有43个关键管理技能。用一张图帮你看清职场10年,提早制定自己的能力提升计划。
2. 一次系统的管理能力诊断。
光有地图还不够,还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训练营期间,大家可以完成一次系统的管理能力诊断。包括管人能力、管事能力、人际关系以及角色转型四大维度。
这份管理能力诊断可以帮你清楚自己现在的能力水平,并且通过与市场得分、同学得分的对标,了解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3. 一次管理心法上的升级迭代。
市面上大部分的管理课都只会教管理术,不会讲管理背后的道。比如,有些课程将管理混淆为沟通,宣传只要会说话就能快速晋升。然而,沟通如果只谈说话技巧而忽略“眼里有他人”的管理心法,员工就会感受不到真诚,上级也感受不到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