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Mark认证

emark认证检测, E/eMark认证的费用是多少?

2024-06-05 12:48:54  来源:E/eMark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3

emark认证检测

E/e-Mark认证是欧洲经济委员会(ECE)与欧盟(EU)对车辆及主要零部件产品实施的强制性认证制度,也称为emark认证或e-mark认证。这一认证制度要求所有需要进入其成员国市场的车辆和主要零部件必须通过E-mark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检查,并在产品上印刷相应的认证标志。以下是emark认证检测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1. 测试项目和标准

安全标准:包括车身结构和车身总质量的检测、灯光和标识的检测、刹车系统和防抱死系统的检测等,以确保车辆符合欧洲安全法规的要求。

环境标准:主要检测车辆的污染物排放和噪声排放,确保符合欧洲排放标准。

其他标准:车辆还需要满足车辆外部尺寸、视野等其他具体要求。

2. 具体的测试项目

车身结构和车身总质量的检测:通过检测车辆的结构和重量来判断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灯光和标识的检测:对车辆的前、后灯光及标识进行测试,确保其亮度、方向、角度等符合标准。

刹车系统和防抱死系统的检测:检测刹车系统的制动效果和防抱死系统的可靠性。

辐射和噪声的检测:测试车辆的辐射和噪声水平,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污染物排放的检测:检测车辆的尾气排放水平,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3. 检测标准

UN ECE R10:关于车辆电磁兼容性的联合国经济委员会规则,用于确保车辆不会受到外部电磁干扰。

UN ECE R13:关于尾气排放和噪声的联合国经济委员会规则,用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UN ECE R14:关于车辆灯光和标识的联合国经济委员会规则,用于确保车辆灯光和标识的可见度和合规性。

UN ECE R13H:关于辐射的联合国经济委员会规则,用于确保车辆辐射水平的安全性。

4. 认证流程

认证申请:企业向欧盟成员国交通部递交E-mark认证申请表。

资料准备:根据E-mark认证要求,准备好相关的认证资料。

样品测试:将待测样品寄到交通部认可的E-mark实验室进行测试。

编制报告:交通部认证官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与符合要求的产品描述,编写报告。

递交审核:认证官将完整的报告递交到欧盟成员国交通部进行审核。

签发证书:报告审核无误后,欧盟成员国交通部签发E-mark证书。

5. 认证标志

E-mark认证标志通常是圆形的“e”字母加上一个数字表示,数字表示认证标准的来源国或机构。例如,e1表示德国认证标准,e9表示西班牙认证标准。

6. 认证意义

通过emark认证,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信誉度和竞争力,打开欧洲市场,增加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同时,还可以减少产品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风险和责任,避免可能面临的处罚和退货等问题。

E/eMark认证的费用是多少?

E/eMark 认证的费用构成

E/eMark 认证的费用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以下是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整理的相关信息:

1. 证书管理费

证书管理费也称为年费,类似于中国3C认证的年金。这部分费用是根据不同的发证机构要求而收取,在法规标准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只有少部分国家需要收取,例如:荷兰RDW(E4),每年都会收取证书管理费。

2. 工厂审核费

工厂审核与3C认证的监督审核一样,在ECE法规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厂家需要接受发证机构的定期或不定期监督审核。机构会委派人员对生产厂家进行工厂审核,期间产生的费用我们就称之为工厂审核费。虽然E/eMark认证监督审核在标准中有要求,但是每个发证机构采用的模式不一样。大部分ECE成员国都要进行定期工厂监督审核,如荷兰RDW工厂审核需要定期;而一小部分则是采用抽检的模式,如捷克E8;还有一小部分由于刚开展E/eMark认证业务,目前还没有开始进行工厂审核,但是以后还是有可能需要厂家接受工厂审核。

3. 具体产品检测费用

不同的产品,测试项目不同,检测费就会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最终的价格会相差较大。即使是相同的认证产品,但是有着不同的技术参数,那么E/eMark认证费用也会完全不同。

4. 企业实际状况影响费用

企业是否有ISO或TS体系、是否申请E/eMark认证等,这些都会导致最终的费用不同。如果企业是首次申请E/eMark认证,还需缴纳资料审核费或现场工厂检查费。

综上所述,E/eMark 认证的费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因素。在没有了解到企业的需求与实际情况之前,无法准确确定E/eMark 认证的费用。因此,建议企业在申请前详细咨询专业的认证服务机构,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报价。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E/eMark认证图文

更多>>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