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质量控制点,是为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产品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和主导因素等内容。
Number 01 .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对象:
某道工序加工出来的,产品或零件的某一项特性值,如性能、精度、硬度和粗糙度等。
某道工序的关键特性,或是重要的工艺条件,如铸造过程中铁水的温度、机械加工中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等。
工序控制点设置的6个步骤:
结合有关质量体系文件,按质量环节明确关键环节和部位需要的特殊质量特性及主导因素。
质量部、技术部等部门,确定各部门所负责的必须特殊管理的质量控制点,编制“质量控制点明细表”,质量总监及生产总监审批。
编制“质量控制图”,并以此为依据设置控制点。
编制“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包括工艺操作卡、质检表和操作指导书。
编制各项质量管理控制点的管理办法。
正式纳入质量体系,并监督其运作。
Number 02 .工序质量控制点实施
车间技术负责人负责控制点的日常工作,制程检验员负责监督、抽查工作。
(1) 工序质量控制点前期准备工作
在工艺文件中编制“关键工序控制点表”,列出重要控制参数和控制内容,将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标识清楚。
在生产现场设立标志牌。
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对操作人员、工装、设备、操作防范、生产作业环境和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技术要求。
(2) 工序控制点对作业人员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现场品质管理基本知识,了解现场工序所用记录表和控制表,及其他控制手段的用法及作用,懂得计算数据。
清晰掌握工序控制点的质量要求,遵守工艺规律。
在现场中发现工序品质有异常波动的,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按要求填写记录表、控制图和操作记录,按规定时间抽样检验、记录数据并计算,保持图、表和记录的清楚与准确。
开展自检活动,贯彻执行自检责任制和工序控制点管理制度。
熟记操作规程和检验规程,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和“工序品质管理表”和“工序品质管理表”的规定,进行操作与检验。
(3) 工序质量控制点对检验员的要求
制程检验员在现场巡回检验时,应检查控制点的品质特性,及该特性的支配性工作要素,如发现问题,应帮助作业人员及时找出原因,并帮助采取解决措施。
制程检验员应把控制点列为检验重点,除了检验产品品质外,还应检验监督作业人员对工艺要求,及工序控制点规定的执行情况,对违章作业进行记录和相应处理。
制程检验员应熟悉工序质量要求及检测试验方法,按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
制程检验员应熟悉质量管理所用的图、表以及其他控制手段的用法和作用,并通过抽检的方式,核对操作员的记录及控制点是否准确。
制程检验员应按规定,参加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审核工作。
(4) 工作改进
当发现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方法,不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时,控制点负责人员应及时上报质量经理及技术部,组织人员进行分析、改进和提高,确保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Number 03 .工序质量控制方法
由于工序种类繁多,因素复杂,工序质量控制所需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工序的特点,选择工序质量方法。
在生产中,常用的工序质量控制方法有三种。
1.自控法
(1) 作业人员自控
作业人员通过自检得到数据后,将数据与产品图纸和技术要求参数相对比,做出是否进行生产调整的判断。
自控法要求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条件:
明确待控特殊性值的具体要求。
详尽规定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
工序异常时,进行调整的指导文件。
符合企业标准要求的检测工具。
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自检培训。
(2) 机械装置自控
机械装置自控是通过机械装置,自动进行检测、比较,然后发出指令,操作装置按照指令进行自动调整,此过程全部由机械装置自动完成。
在机械装置自控过程中,对作业人员的要求,就是保持自控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及时排除系统故障,记录、整理分析数据。
2.工序诊断调节法
是指在工序上按照一定时间间隔检验产品,通过对检测值的分析、判断,尽快发现异常,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使工序质量恢复正常的一种质量控制方法。
检验分析:
制程检测员采用必要的检测工具和手段,对抽出的工序子样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判断:
对检验所得的数据通过直方图法、排列图法或控制图法等进行分析,了解这些数据所遵循的规律。
实际检测:
根据数据分布规律分析的结果,对整个工序的质量予以判断,若出现异常情况,即可寻找原因,采取对策和措施加以预防。
3.控制图法
是描述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波动的图形,区分质量波动的原因,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
控制图由横坐标和纵坐标组成,其中,横坐标表示样本序号或抽样时间,纵坐标表示受控对象,即受控的质量特性值。
通过对控制图上的点子分布情况的观察与分析,判断出产品质量分布状态。
如果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内,并且点子排列没有缺陷,就可认为产品质量是处于稳定状态的。
如果点子的分布不在控制界限内,或点子排列有缺陷,可判断产品质量存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