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 乙级和甲级
涉密资质甲级和乙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担涉密业务的范围不同。甲级资质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涉密业务;乙级资质单位则限定在注册地的省、自治区、市行政区域内开展涉密业务。
2、申请条件不同。甲级资质单位的要求更为严格,涉及注册资本、系统集成收入总金额、人员数量和资格等方面;乙级资质单位的要求相对较宽松。
3、承担涉密业务的等级不同。甲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绝密、机密、秘密级的集成业务;乙级资质单位则限于从事机密、秘密级的集成业务。
涉密资质申请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
2、依法成立3年以上,有良好的诚信记录;
3、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人员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4、无境外(含香港、澳门、台湾)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综上所述,涉密资质甲级和乙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承接业务的密级范围和地域限制上,甲级资质单位在业务范围和密级上具有更广泛的权限和更高的要求。
【法律依据】: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
第八条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
(二)依法成立3年以上,有良好的诚信记录;
(三)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人员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四)无境外(含香港、澳门、台湾)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五)取得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资质,具有承担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专业能力。
第九条
申请单位应当具备以下保密条件:
(一)保密制度完善;
(二)保密组织健全,有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保密工作;
(三)用于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场所、设施、设备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
(四)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人员的审查、考核手续完备;
(五)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审批时间
审批流程概述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审批是一个正式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和机构的参与。根据搜索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具体的审批流程如下:
提交申请:申请单位需要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公布的期限内提交申请。
材料审查: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收到资质申报相关材料后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审查。
书面审查:资质申请受理后,申请单位填写《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书面审查表》,提交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审查机构。
现场审查: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审查机构随机指定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书面审查,之后按分数高低,分不同资质类别,依据计划审批数量,等额确定现场审查单位。
专家评审:通过现场审查的单位将接受专家评审。
审查报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审查机构根据书面审查、现场审查和专家评审意见,出具审查报告。
资质授予:资质管理委员会对提交的审查材料进行研究讨论,最终确定授予资质的单位名称。
保密培训:作出审批决定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将组织对拟授予资质单位相关人员的保密培训,并颁发《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
审批时间的说明
根据上述流程,我们可以看出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审批时间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因为它取决于多个环节的进展速度和效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此外,申请单位在准备申请材料的过程中应该确保符合法定条件,以免因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而导致审批进程延误。
结论
综上所述,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审批过程包括多个步骤,具体所需时间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申请单位应确保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材料,并遵守相关规定,以加快审批进程。由于审批过程中涉及多个机构的审核,因此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时间表。申请者需要耐心等待各个阶段的审核结果,并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