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都认为,优秀的员工,突出的工作都是管理出来的,当然这说的也没错,颜颜老师得加上一句,单靠的管理哪够,我认为得加上一句,成为管理者后,一定要学会检查工作,特别是质量经理这个岗位!
我发现很多厂里的中层管理者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明明布置下属的任务和计划安排,发现他们就是不按照你说的执行。最后追究责任来,中层经理都会怼一句,我安排了啊,我强调了很多遍啊,他们不执行。
记住,人天生都是懒惰的,如果你的下属能够完完整整的按照你说的去执行,这证明下属比较自觉,但是企业里自觉的员工少之又少!那我们该怎么去做呢?就是‘检查’
Number 01 .质量经理检查下属工作常见的误区
1. 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
之前我们厂里在一段时间内产品合格率较高,但一次突发的质量事故暴露出大量潜在问题。质量经理在复盘时发现,之前的检查只注重合格率,对过程控制不够严格,波动比较大,没有去做检查,导致了隐患的积累。
对策:建立全面的过程管理体系,定期审查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质量标准。
2. 频繁干预,缺乏信任:
一位新任质量经理在检查过程中频繁修改下属的工作细节,导致下属工作积极性下降,并逐渐失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策:质量经理应信任并赋权给下属,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支持,而不是频繁干预。通过培训和沟通,提高下属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3. 忽视沟通,缺乏反馈:
某次检查中,质量经理发现多个质量问题,但没有及时与下属沟通,直接发布整改通知。下属感到困惑和不满,整改效果不佳。
对策:建立双向沟通机制,检查过程中及时与下属沟通问题所在,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在反馈中注意方式和方法,鼓励下属积极参与改进过程。
4. 标准不统一,检查不系统:
一位质量经理在不同项目中使用不同的检查标准,导致检查结果不一致,无法有效比较和改进。
对策:制定统一的检查标准和流程,并在所有项目中严格执行,确保检查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Number 02 .质量经理检查工作的有效方法
1. 制定明确的检查标准和流程:
具体措施:根据ISO 9001等国际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检查标准和流程,并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并遵守。
2. 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工作过程:
具体措施:质量经理应定期深入生产一线,观察工作流程和操作细节,并通过记录和数据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点。
3. 定期与下属进行面对面沟通:
具体措施:安排定期的沟通会议,与下属讨论工作中的困难和需求,听取他们的建议,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支持。
4. 采用多种检查工具和方法:
具体措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现场巡视、抽样检查、数据分析、客户反馈等多种工具和方法,全面评估下属的工作表现。
5.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具体措施:在检查结束后,制定反馈报告,详细说明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并与下属共同制定改进计划,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Number 03 .质量经理复盘检查的结果
1. 分析检查数据,找出共性问题:
具体措施: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对检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和趋势,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具体措施:定期组织复盘会议,总结检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并将经验教训纳入公司的知识库。
3. 制定改进计划,落实责任:
具体措施:根据检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明确每个改进措施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定期跟进进展情况,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落实。
4. 培训和指导,提升团队能力:
具体措施: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团队的质量管理能力。同时,鼓励团队成员分享经验和知识,共同进步。
Number 04 .更多关键点
1. 树立质量文化:
具体措施:通过公司内部宣传和培训,树立“质量第一”的文化,使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质量标准和规范。
2. 激励机制:
具体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奖励在质量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员工,激发全员的质量意识和积极性。例如,设立质量奖、评选优秀质量团队等。
3. 持续学习和提升:
具体措施:质量经理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术,参加专业培训和行业交流活动,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为团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质量经理不仅能够有效检查下属的工作,还能不断提升整个团队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最终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多说一句,只要你务实,别干虚的,这个团队最起码它会有它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