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 2018版
ISO 31000风险管理标准2018版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关于风险管理的最新标准,该标准提供了一套通用的原则和指南,用于有效地管理各种类型的风险,无论是组织内部的风险还是外部的风险。以下是关于ISO 31000风险管理标准2018版的详细解读:
一、标准概述
发布背景:ISO 31000自2009年发布全球第一版风险管理指南后,于2018年进行了更新和升级,形成了ISO 31000:2018版。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包括公共、私有或社会企业、协会、团体或个人,可以应用于组织的整个生命周期和一系列广泛的活动、流程、职能、项目、产品、服务、资产、业务和决策。
目的:旨在帮助组织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增强其长期可持续性。
二、风险管理原则
ISO 31000:2018版提出了以下关键的风险管理原则:
整合性:风险管理是所有组织活动的组成部分,应与组织的战略、运营和决策过程紧密结合。
结构化和全面性:采用结构化和综合性的方法来管理风险,以获得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
定制化:风险管理框架和过程应根据组织的特定需求和目标进行定制,以适应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包容性: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适当和及时的参与,融入他们的知识、观点和看法,提高风险意识。
动态性:风险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风险管理应以适当和及时的方式预测、监督、掌握和响应这些变化。
最佳可用信息:风险管理的输入应基于历史和当前的信息以及未来的预期,明确考虑到与这些信息和期望相关的任何限制和不确定性。
人员及文化因素:人员行为和文化明显影响着各级和各阶段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
持续改进: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三、风险管理框架
ISO 31000:2018版建议组织建立风险管理框架,以确保风险管理过程得以有效实施。该框架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领导力和承诺:高级管理层和监督机构应确保风险管理融入组织所有活动,并表现出领导力和承诺。
整合:风险管理应成为组织治理和决策的一部分,并与组织的战略、运营和文化相结合。
设计:根据组织的特定需求和目标,设计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
实施:将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付诸实践,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评价:定期评价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风险管理过程
ISO 31000:2018版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具体步骤,包括:
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源和潜在事件。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影响程度。
风险处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并实施风险应对措施,以控制或减轻风险的影响。
风险监控:持续监控风险状况和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风险沟通: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确保他们了解风险状况和应对措施。
这些步骤应该循环进行,以不断改进风险管理过程。
五、总结
ISO 31000:2018版风险管理标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指导准则,为组织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来识别、评估、管理和减轻风险。通过遵循该标准的原则和框架,组织可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运营效率和可持续性,实现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