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2301认证流程及要求
ISO 22301认证的流程及要求如下:
一、认证流程
决策与规划:
组织决定寻求ISO 22301认证,并明确认证的目标和范围,包括确定哪些业务过程和活动需要包含在认证范围内。
资源调配:
组织调配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确保认证过程的顺利进行。
可能设立专门的认证项目团队或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来提供指导和支持。
知识准备:
组织成员了解ISO 22301标准的要求和认证流程,以便更好地参与认证工作。
政策与程序制定:
组织根据ISO 22301标准的要求,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程序、计划和记录等文件。
这些文件应明确组织在业务连续性管理方面的承诺、目标、方法和要求。
风险评估与业务影响分析:
组织进行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可能对业务连续性产生影响的潜在风险,并评估这些风险对业务运营的影响程度。
策略制定与计划编制:
基于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的结果,组织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策略和计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业务中断事件。
培训与意识提升:
组织对员工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使员工了解其在业务连续性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责,并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演练与测试:
组织定期进行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和测试,以验证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对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管理层进行管理评审,审查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效果,并决定是否进入认证阶段。
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
组织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评估。认证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以确保认证过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提交认证申请:
组织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并提供必要的文件和资料。这些文件和资料应能够证明组织已经按照ISO 22301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认证审核:
认证机构派遣认证评估员进行认证审核。审核过程包括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和与相关人员的访谈等。
评估员将评估组织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 22301标准的要求。
审核结果处理:
如果认证评估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组织需要采取适当的整改措施,并提供证据证明问题得到解决。
认证机构将进行复评,确认问题已得到纠正。
认证颁发:
如果组织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符合ISO 22301标准的要求,认证机构将颁发ISO 22301认证证书。
持续改进:
获得认证后,组织需要持续监督和改进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符合标准要求。
二、认证要求
法律地位:
申请方应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公司已成立并获得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注册登记。
行政许可:
已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适用时)。
管理体系运行:
已按照相关管理体系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至少3个月。
无违法记录:
在一年内,未发生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事故。
三年内未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被其他认证机构撤销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未被执法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在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中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认证范围:
申请认证范围应在法律地位文件、营业执照、资质规定的范围内。
持续改进:
组织应建立并实施一套机制,以监视、测量、分析和评审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并基于客观测量的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ISO 22301认证的流程涉及多个环节,要求组织在多个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认证,组织可以证明其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并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