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3485认证

ISO13485标准有哪些具体要求

2025-03-10 14:51:24  来源:ISO13485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ISO13485标准有哪些具体要求

ISO13485是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其具体要求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是ISO13485标准的主要具体要求:

一、管理职责

最高管理者责任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以满足ISO 13485的要求。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确保其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沟通和实施。

进行定期的管理评审,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任命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的运行情况。

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应明确质量管理的方向和原则,确保其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制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并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和层次,定期进行考核和评审。

二、资源管理

人员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要求。

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要求,并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设施和设备

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或信息系统)等。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作环境

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清洁度、照明等)。

确保工作环境对人员的安全性和产品的符合性不产生不良影响。

三、产品实现

产品策划

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过程、文件和资源需求。

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并形成质量计划或其他文件。

顾客要求

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顾客规定的要求、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确保组织有能力满足这些要求。

沟通

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产品信息、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顾客反馈等方面的沟通,以确保满足顾客要求。

设计和开发

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并适合于生产、检验和服务的提供。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应包括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等,并进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输出应包括产品规范、图纸、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等。

对设计和开发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

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控制,确保更改后的产品符合要求,更改应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采购

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对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并建立合格供方名录。

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或协议,明确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验收标准、交货期等。

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要求,验证活动可包括检验、试验、观察、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

生产和服务提供

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制定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程序,包括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规程、检验规范等。

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进行识别和控制,确保其过程能力满足要求。

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标识和可追溯性进行控制,确保产品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中能够被识别和追溯。

对顾客财产进行控制,确保顾客财产得到妥善保管和使用。

对产品的防护进行控制,确保产品在储存、搬运、包装、交付等过程中不受损坏。

四、测量、分析和改进

监视和测量

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确保其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相一致。

定期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校准或检定,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标识,防止误用。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进行控制,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产品监视和测量

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

应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监视和测量,并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不合格品控制

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处置方式可包括返工、返修、降级使用、报废等。

应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影响程度,采取适当的措施。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进行记录,以便追溯和分析。

数据分析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数据分析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如顾客反馈、市场信息、审核结果等。

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有关方面的信息:顾客满意程度、产品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供方的业绩等。

持续改进

通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等活动,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五、法规要求

遵守与医疗器械相关的所有国家和国际法规要求,包括产品注册、市场准入、上市后监视等。

建立并保持与法规要求相一致的记录,以证明符合性。

六、顾客反馈和投诉处理

建立并维护一个有效的顾客反馈和投诉处理系统,以收集、分析和利用顾客信息。

及时响应并处理顾客投诉,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恢复顾客满意度。

七、风险管理

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识别、评估和控制与产品相关的风险,包括设计风险、生产风险和使用风险。

八、技术文件要求

创建和维护:组织应创建、维护和控制技术文件,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合规性。

完整性:技术文件应包含所有与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相关的信息,如设计规范、制造工艺、性能测试、验证和验证结果、控制文档、标准操作程序等。

版本控制:技术文件应进行版本控制,以确保所有相关方都在使用最新版本的文件。

审查和批准:技术文件需要经过审查和批准,以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访问控制: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修改技术文件,以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变更控制:对技术文件的更改应实施变更控制程序,以记录变更、批准变更并确保变更得到了正确的实施。

保留和传递:技术文件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和组织的要求进行保留,并在需要时正确传递给供应商或客户。

综上所述,ISO13485标准的具体要求涉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法规要求、顾客反馈与投诉处理、风险管理以及技术文件要求等多个方面。这些要求共同构成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框架,为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