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碳足迹标准14067
ISO 14067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项用于量化产品碳足迹的国际标准。
标准概述
标准名称:ISO 14067:2018《温室气体 - 产品碳足迹 - 量化要求和指南》(Greenhouse gases —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 —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quantification)
发布时间:该标准于 2018 年发布,取代了之前的技术规范 ISO/TS 14067:2013.并升级为国际标准状态。
适用范围:适用于评估所有商品及服务活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为组织提供统一的规范,用于量化、报告和减少产品的碳足迹。
标准目的
量化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一种方法,帮助企业和组织准确地计算其产品或服务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特别是二氧化碳(CO₂)的排放量。
支持可持续发展:通过量化产品碳足迹,企业可以识别碳排放热点,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增强透明度和可信度:通过标准化的报告,增强产品碳足迹数据的透明性和可信度,满足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低碳产品的需求。
标准内容
研究阶段:将产品碳足迹(CFP)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明确研究的目的、系统边界、功能单位和取舍准则。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LCI):汇编和量化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包括原辅材料消耗、能源使用、运输距离、包装材料、产品使用和废弃处理等。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将温室气体排放或清除的质量乘以 IPCC 提供的 100 年全球变暖潜势(GWP100),计算产品对全球变暖的潜在贡献。
生命周期解释:对重要投入、产出和方法选择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
报告要求:确保结果、数据、方法和假设的透明性,并以足够的细节呈现,以便使用者理解 CFP 研究中固有的复杂性。
适用行业
制造业:如电子产品、汽车、纺织品等。
服务业:如物流、零售、旅游等。
农业:如食品、饮料、农产品等。
能源行业:如电力、石油、天然气等。
认证流程
确定产品范围和生命周期系统边界。
收集数据:包括原辅材料消耗、能源使用、运输距离等。
建立碳足迹核算模型:在生命周期评价数据库中录入数据并计算碳足迹结果。
编制报告:从系统导出核算结果,编制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
技术评审:提交报告进行技术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修改或澄清。
颁发证书:技术评审通过后,出具正式的核算报告并颁发认证证书。
认证益处
提升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量化产品碳足迹,优化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提升品牌形象:通过认证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注重环保的消费者。
满足法规要求:满足政府和监管机构对碳排放披露的要求。
与其他标准的比较
与 PAS 2050 的比较:
PAS 2050:由英国标准协会(BSI)制定,是较早的碳足迹评估标准,提出了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以及透明度五个原则。
ISO 14067:在 PAS 2050 的基础上,对生命周期观点、相关方法和功能单位、迭代计算方法、科学方法选择顺序、避免重复计算、参与性、公平性等做了更详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