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1950-2015《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是中国首个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于2015年9月21日发布,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并实施诚信管理体系,提高诚信水平,满足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内容
GB/T 31950-2015 标准规定了企业诚信管理的原则和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诚信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企业对诚信管理体系的理解和思想认识、诚信文化建设、诚信规范制定与落实、诚信行为监测、风险识别和诚信建设等方面的要求。
诚信管理体系实施的指南:包括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设计、实施和运行、内部审核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指南。
附录:列出了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实施的相关设施和方法。
标准作用
提升企业信誉:通过实施诚信管理体系,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增强客户和市场对企业的信任。
规范企业行为:帮助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诚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避免不良行为对企业形象的影响。
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商务合作等活动中,诚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作为企业信誉的有力证明,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诚信管理体系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要求企业注重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申请认证流程
咨询与准备:企业向认证机构咨询认证事宜,了解认证要求和流程,并按照标准要求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提交申请材料:企业填写认证申请表,并提交营业执照、诚信管理体系文件等相关资料。
签订认证合同:如资料审核通过,企业与认证机构签订认证合同。
现场审核:认证机构安排审核组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核,评估诚信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审核报告与认证决定:审核组编写审核报告,提交认证机构评审。如符合要求,认证机构颁发认证证书。
获证监督与复审: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间认证机构将对企业进行监督审核。证书到期前,企业需提出复审申请以保持认证资格。
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认证机构:确保认证机构具有相应资质和信誉,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准备充分材料:按照认证机构要求准备充分的申请材料,加快审核进程。
持续改进:获得认证后,企业应持续改进诚信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